“抗疫是一场战斗,高考同样是一场战斗,我们都要用‘逆行’的勇气和担当,共同为美好明天加油!”水城阳春,万物萌发。4月17日,在刚刚复学第三天的聊城一中、聊城三中、水城中学、聊城市外国语学校校园里,几位特殊身影的出现让高三学子们惊喜不已。
为在全社会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当天上午,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卫健委联合组织聊城援鄂医务人员,深入城区四所高中讲述抗疫故事,由此拉开了“聊城援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团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疫情防控,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教室里、操场上、花园旁,援鄂医务人员与学子们互动交流,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战疫故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真实细节。掌声、泪水,勇气、信念,带给孩子们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生感悟。
“抗疫和高考,都是一场战斗”
“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之后,就不能喝水、不能吃饭,要连续工作4个小时。长时间戴口罩和护目镜,加上我的鼻梁比较高,护目镜把鼻部皮肤都压破了。”课堂上,市人民医院ICU护士田龙营正和同学们分享他的抗疫故事。
当天上午,市人民医院的田龙营、杜鹃、单宝磊、谢太普、陶昌明5位援鄂英雄来到聊城一中,为孩子们讲述抗疫经历。他们的到来,让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师生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英雄。在大家的见证下,5位援鄂英雄被特聘为该校的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并兼职思政课老师。
今年2月20日,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杜鹃作为山东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委员、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分队长,于4月14日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大家说我们一线医务人员是英雄,可是我觉得大家都是英雄。抗疫和高考,都是一场战斗。希望你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敢打敢拼,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在高考中发挥自己最强的战斗力。”在教学楼下的小花园里,杜鹃一边给孩子们讲述抗疫故事,一边为他们加油打气。
援鄂英雄讲得动情,高三学子们听得认真,大家都被杜鹃的“逆行”故事深深吸引。赵昕雨同学说:“听了这些英雄的故事,我现在心潮澎湃。对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备战高考中,用汗水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援鄂英雄讲课的过程中,各位老师也成了认真的倾听者。“我觉得,这些英雄的故事会大大激励学生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在高考中完美展现自己的实力。”聊城一中高三年级主任焦维广说。
“希望这个‘逆行’故事,激励你们奋勇向前”
“在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作为医生,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您选择救哪个?”
聊城三中阶梯教室里,气氛热烈。高三学生高西轩举手示意,向逆行勇士刘清岳表达敬意后,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个生命。作为一名医生,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大的风险,都要坚守医者初心,全力救治,无论老与幼,贫穷还是富有,一视同仁。”刘清岳坚定地说。
“您的回答,让我感受到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抗疫英雄的回答,让高西轩“内心感到十分震撼”。
致敬英雄,感悟成长。4月17日,来自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援鄂队员刘清岳、郝泽蕊、吕桂荣、李丹丹、高晓磊走进聊城三中,给刚刚复课的高三学生讲述抗疫故事,与他们共话担当与成长,鼓励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校时光,全力以赴冲刺高考,做新时代有担当的追梦人。
“病人需要我,国家需要我,我必须去,这是作为医生的使命职责……”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刘清岳医生分享了自己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院区ICU的抗疫故事。
“进入到隔离病房,人生中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仿佛置身蒸笼中,时间稍长就会像产生高原反应一样喘不过气,头晕脑涨……”呼吸内科医生郝泽蕊讲述的“逆行”故事,充满医者情怀。
“希望这个春天发生的故事,能一直激励你们奋勇向前!加油!”作为聊城三中的毕业生,护师吕桂荣以自己援鄂期间的经历,激励学弟学妹们热爱祖国、珍惜时光、勤奋学习。
报告会现场,队员们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援鄂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既有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也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新闻里的人物走到自己身边,近距离讲述自己关注的事情,同学们听得格外真切,不时摊开笔记本,记下鼓劲金句。
听完战疫英雄们的讲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问:报名去援鄂,害怕吗?遇到困难,会退缩吗?是什么支撑你渡过难关的……“之前感觉疫情离我们很远。今天听援鄂勇士面对面讲述抗疫事迹,娓娓道来,每个故事都讲到了我们心里。”学生姜晓冉激动地说。
牵手援鄂英雄,读懂责任与担当。聊城三中党委书记、校长赵振林表示,来自一线“逆行者”最真实的讲述,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为特殊时期的高三学子备战高考加油打气、注入了新动力,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青春力量扛起责任与担当。
“抗击疫情‘逆行者’的无私无畏与勇于奉献深深地感动着我。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要将感动化作力量,向抗疫英雄学习,全身心投入复习,以全新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的到来。”学生赵丽轩对记者说。
“面对高考,希望你们乐观坚强!”
“你们害怕吗?”这是6名援鄂医疗队队员来到水城中学后,最常被同学们问到的问题。
“我们也怕被传染,但责任让我们勇敢。”2月15日,聊城市疾控中心技师董月晗作为全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全省第三批疾控队队员出征湖北黄冈。1994年出生的她,是这只队伍里年纪最小的“逆行者”,负责咽拭子采集这一“高危工作”。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病毒在眼前‘飞舞’,而大家的任务就是让狡猾的病毒无处遁形!”咽拭子采集需要使用工具直接刺激咽部,所采标本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在向同学们介绍工作内容时,董月晗诙谐的语句中,透出的是坚强与担当。
在被问及是否害怕时,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师、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蒋明辉并没有直接作答。
“这是我们教患者做的手指舞,有时候还会和大家一起唱歌、锻炼。”结合图片与视频,蒋明辉向同学们展示了方舱医院非常时期的别样“日常”。
出于对病毒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安,最初,很多患者的情绪并不稳定。“医生治病,更要医心。”日常工作之余,蒋明辉还自学了湖北方言,慢慢与患者们打成一片,“害不害怕也顾不上了,只想为患者多做点事情。”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也看到了‘逆行者’们于困境中的乐观与坚强。”水城中学高三一班学生张焕江在听到援鄂医护人员的答案后,心中除了佩服,还有振奋。
“延迟开学,加上即将到来的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援鄂医护人员们‘逆行’时的勇敢与无畏,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力量。相信努力之下,一切困难皆可战胜!”张焕江说。
“成长路上,愿你们懂得感恩!”
接到到学校宣讲的通知后,赵昕十分激动,她有太多的话、太多的故事,想要讲给同学们听。她把这些话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密密麻麻写满了5页稿纸。“写了大概有3、4个小时,一直到凌晨1点才写完。早上4点钟,我又爬起来制作了PPT。”赵昕略带疲惫地说。
赵昕是高唐县人民医院肿瘤一科的一名主管护师。她和聊城市中医医院医生崔宴医、护士长杜新华,聊城市中心医院医生闫冉、护师张睦友一起,来到聊城市外国语学校,给高三学子们讲述抗疫故事。
虽然身体略感疲惫,但讲台上的赵昕却精神饱满、感情充沛。在成为一名护士之前,赵昕曾经在一所私立高中当过一年的历史老师,这是她时隔多年又一次走上讲台:“我的父亲、姥爷、舅舅、表哥都是军人,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有报效国家的志愿。”赵昕以《成长路上满满的感恩》为题,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开始讲起,把自己在湖北亲身经历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分享给讲台下认真聆听的高三学子们。
讲到动情处,赵昕有些哽咽,同学们也流下了泪水。“他们很伟大,如果我是一名医护人员,也要像他们一样。”高三一班学生房文慧说。“我一直想考武汉大学,听完报告,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高三一班学生耿翔宇说。
记者注意到,5名援鄂英雄的演讲中,有一个共同的词汇——感恩。“一个人只要对社会充满感恩之心,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就会拥有‘奉献多于索取’的价值观,就可以让更多人受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闫冉说。
“这是一次生动的思政课实践,也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未来,我们将邀请更多的英雄楷模走进校园,成为学校兼职的思政课老师,充实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王秋云说。
聊城市首批援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团与水城中学学生合影。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小希
聊城市外国语学校为5名援鄂英雄颁发聘书,聘请他们成为学校的兼职思政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