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市邮政分公司举办的第一届“爱心助农·生鲜推介”直播活动中,副总经理陆忠变身“带货主播”,向全国各地消费者推介聊城优质农产品聊城邮政通过绿色通道向武汉捐赠10吨莘县蔬菜
疫情期间,聊城市邮政分公司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免费寄递援鄂医疗物资
通过农机对接,邮农场让老百姓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推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聊城市邮政分公司为市内中小学提供教材寄递服务
聊城市邮政分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帮助瓜农采摘香瓜,并提供打包、封装、装箱、运输等一体化寄递服务
邮政,从驮马书信,到无人机包裹、互联网金融、电商扶贫,承载了百姓的殷切期盼,见证了时代的改革变迁,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聊城邮政以通政、通民、通商为己任,以推动邮政便民化为突破口,不断改革创新,着力转型升级,服务水平大大提高,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不忘初心使命 履行央企职责
5月8日,聊城市首个“邮快合作”服务点揭牌仪式在阳谷县高庙王邮政支局举行。此次“邮快合作”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快递服务难题”为目标,持续加强与各快递企业的密切合作,推进“邮快合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营轨道,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而此次“邮快合作”也是聊城邮政主动融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内外部资源,更好服务城乡百姓的缩影。
近年来,聊城邮政大力弘扬“一封信一颗心”的光荣传统,开展好平常邮件质量大提升活动和投递“三大歼灭战”、普遍服务邮件时限和作业质量双达标专项整治等活动,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及投递工作,全面提升平信、普通包裹、报刊等普服类产品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百姓。目前,县及以上城区通过邮政发行的党报党刊当日见报率、乡镇农村次日见报率均保持100%。
邮政是国家重要的公用基础设施,承担着国家赋予邮政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和特殊服务的职责。面对疫情大考,聊城邮政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始终,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聊城邮政迅速开通“邮政绿色通道”,并公开承诺“四个不中断”“四个免费办”(网点服务不中断、机要通信不中断、揽投服务不中断、在线服务不中断;救援捐助免费办、上门揽收免费办、个人捐助免费寄、捐款转账免费汇),全力驰援武汉,做到了“人民有呼唤,服务不间断;国家有要求,邮政挑重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彰显行业“国家
队”的责任担当。
面对各地防疫物资捐赠寄递的强烈需求,聊城邮政优先处理寄递绿色通道邮件,积极调派车辆,组织精干力量,用最快的速度将捐赠防疫物资发往武汉。截至3月底,通过邮政寄递渠道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各类防疫物资1068件(箱),发车10辆,其中消毒液17件(箱)、防疫药品8件(箱)、医疗设备18件(箱)、防护服150件(箱)、其他防疫物品875件(箱)。
线上线下结合服务“三农”
东昌大樱桃、莘县香瓜……5月15日19:50,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陆忠通过“邮乐山东馆”、聊城邮政官方抖音号、“邮乐山东”微信服务号3种方式进行直播带货。这也是聊城邮政惠农助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聊城邮政认真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助力农业,在服务“三农”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服务模式不断升级,从“三农”服务站连锁配送体系建设到万亩示范田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再到邮农场,聊城邮政已经成为全国邮政服务“三农”的一个典范。
“邮农场服务平台服务,确实给咱老百姓解决了种地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谈起邮农场模式的优点时,冠县范寨镇宁辛庄村服务专员王美英介绍说。2018年10月份,聊城正式启动邮农场项目,通过村级服务专员为小农户提供“全程跟踪科技服务+托管服务+套餐服务”,打造“智慧农业”模式。现代农业要求大生产、大物流、大市场,单个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天条件和动力不足。而在邮农场三级服务体系中,对内,可以通过邮农场服务模式将本村分散的耕地逐步聚合起来,先从小规模多地块、再逐步扩大到大规模整地块,规模化不断形成;对外,邮农场与相关农业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飞防公司、聊城市市级粮食储备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整合,邮农场的村级服务专员随时根据农事季节时令,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势调动合作单位的现代农机设备,为本村的农户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环节的托管服务,逐步改变了过去分散种植、分散施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实现了种植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单一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模式转变。
“在小麦季开展了邮农场项目试点,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事实证明,种植技术上没问题、效果也很明显。”邮农场项目负责人袁金亭介绍说,互联网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邮政部门充分融合双向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线上线下、城乡一体的农村电商平台。从刚开始的“三农”服务站到万亩示范田,再到如今的邮农场项目,邮政服务“三农”的模式在不断创新。于农业而言,邮农场项目全面使用手机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和服务管控,加速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科学化的种植管理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通过跨界融合,加深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科学种植管理、病虫害提前防治能实现土地的增产增收,集约化的托管服务和降低亩均投入能实现降本增效。截至目前,聊城邮政在冠县、莘县、临清、度假区4个县市区10个乡镇、171个村庄,建立了三级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会员15853户。邮农场示范田面积实现了连季翻番,邮农场服务模式逐步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认可。
创新服务让用户省时省力省心
今天寄,明天到。当前,很多市民都在为邮政的速度点赞。这也是聊城邮政创新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直接体现。
目前聊城邮政寄递业务包括多个种类,有安全、高效,服务政企单位的标准特快业务,有全城达业务,对聊城市区内的客户,还提供价格低、时限快的寄递服务,满足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全国52个重点城市均实现了次日递;省内县级以上城市,承诺“明天见”,即今日寄,明日到;开通多条省际直达邮路,践行邮政寄递大提速、新体验的服务承诺。同时,聊城邮政还在车管所、行政服务大厅等单位派驻专职团队开展便民邮寄业务,实现近距离服务百姓。
创新政务服务。对接政府平台,高标准提供“不见面、零跑腿、免接触”的政务寄递服务,助力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疫情期间,累计通过警邮平台办理业务278笔,网上办理税邮业务4.5万件,服务纳税人3.2万名,代收税款3323.03万元,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邮政业务需求。
创新校园服务。积极与教育部门、新华书店、学校对接,主动承担起疫情期间学校“空中课堂”学生教材的投送任务,满足学校线上教学和学生网上上课的新课本需求。目前,全市累计投送各类教材25万件。
创新配送服务。积极服务“菜篮子”工程,推出“无接触”新鲜蔬菜配送服务,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不出门、不接触”消费需求,降低人群聚集风险。
创新电商服务。充分发挥邮政企业“三流合一”优势,通过邮政电商平台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难题。疫情期间,累计销售农产品969万元,其中合作社销售蔬菜、香瓜27.2万元,寄递7000余件。
创新服务“三农”。疫情期间,开展了“战疫情、保春耕,邮农场在行动”活动,累计配送农肥1.61万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1.07万亩,直接帮助乡镇18个,村民5006名,有效防止了条锈病、黄枯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滋生,减轻了村民负担,保障了春季农业生产。同时,还全面启动了助推惠农合作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主动服务合作社5家。
疫情防控期间,聊城邮政努力克服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运营,助力社会复工复产,为地方经济迅速复苏增强了活力。截至4月底,全市邮政累计完成收入3.9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0.95%,增幅列全省第1位。累计上缴税费338.35万元。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陆忠说。如果说传邮千里、服务民生是邮政发展的时光印迹,党的建设就是穿插其间的那根红色的主线,引领邮政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殷殷情怀,将“国脉所系、传邮万里”的历史使命,将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将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央企气度,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开创邮务类业务、邮政速递物流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面对聊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聊城邮政将砥砺前行、奋发进取,为建设美丽聊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