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各行业信息会更加透明,优质、有个性、有特点的产品生产商或服务商才能‘活’下去,而且会越‘活’越好,因为他们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是不容易复制的。”在参观了位于聊城的乖宝集团和东阿阿胶集团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超丽在探讨聊城数字经济发展时这样说。
6月18日,来自市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聊城实现网络零售额102.2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列全省第一位;2020年1-4月份,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9.01亿元,同比增长26.9%,增幅列全省第一位。
互联网,在聊城加快嵌入和生产。数字改变的不仅是购物方式,更有基础产业竞争力。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今年4月,我市出台《聊城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大数字经济规模。
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意见》提出,要创新发展农业,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通过大数据计算等手段,科学实施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温室智能管控,智能施肥等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引导和支持有关行业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虚拟仿真等新模式,促进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促进电子商务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探索定制化生产和精准营销深度融合发展电商新模式。
通过近一两年的快速发展,聊城市涌现出了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和大数据平台产品生产企业。一方面,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智能化平台设备,实现了产业数字化。另一方面,相关产业企业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产业数字化效益初显。
●企业全环节数字化转型
聊城科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聊城市企业能源管理在线监测公共平台。该平台可结合用户需求,对电、煤、水、蒸汽等用能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同时量身定制能源管控方案,有效节约了企业生产资金、投入成本。通过华润纺织对比生产数据显示,引入公共平台后,公司每月可节约基本电费5.7万元。
东阿阿胶试水网络营销,成绩斐然。企业明确了以数字化营销为突破,加速向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全环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思路,疫情防控期间发布传播内容5800多条,浏览量达1.18亿人次。面向湖北、广东等地开展复方阿胶浆免疫力关爱行动,举行线上中医健康咨询服务32期,借助线上服务活动提升产品转化率,复方阿胶浆单品转化率达96%。
●激活镇村电商“细胞”
激活镇村传统产业是聊城数字经济的一大特点。日前,临清市烟店镇、松林镇入选“2019年淘宝镇”名单;松林镇西尚村、东尚村入选“2019淘宝村”名单。烟店镇的轴承产业、松林镇的仿古家具产业成为网络“宠儿”。
但是,市商务部门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我市大多数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缺乏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电商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标准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要求。此外,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缺乏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物流成本高、网络覆盖率低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补齐这些短板,强化优势,是聊城发展数字经济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