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进入法院工作,共审理涉少刑事、民事案件700余件,减刑假释案件1500余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受到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全市青少年维权工作标兵等称号。她就是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贾琼。
“作为一名法官,公正是第一位的。”贾琼每天都在认真践行她最常说的这句话,严格审查每一个案件,坚毅地顶住一切压力,不偏不倚,秉公办案。当事人见到她,最常说的就是“案子交到你手里,我们一百个放心。”
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常涉及一些家长里短的案件,如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或者未成年人在学校、道路或其他公共场所受到伤害。在这些案件中,未成年人大多是受伤的一方,尤其是婚姻纠纷里的孩子,更是无辜的受害者。面对这种情况,她更倾向于调解结案,尽可能地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常用这样一句话开导当事人:“你们作为夫妻的关系终结了,但你们作为孩子父母的关系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她抓住很多当事人诉讼是为了发泄的心理,在开庭前后多次和当事人交谈,让其抒发不满情绪,进而能够理智地看待案件,作出最有利于孩子的决定。
有个未婚妈妈和同居男友分开后,自己带着孩子打工,孩子多病,生活困难,一审判决其男友承担的抚养费并未主动履行,且其男友在外省打工,并未参加二审诉讼,仅委托其父亲作为诉讼代理人到庭。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贾琼先是反复做其父亲的工作,然后多方打听孩子爸爸的电话和地址,通过电话和通信方式与孩子爸爸沟通,让其知晓作为孩子父亲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同意主动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并根据其暂时没有积蓄的情况,采用分期分批支付的方式。就这样,历时半年,终于使得孩子获得全额抚养费。
少年审判,惩罚不是目的,关键在引导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性,走向新生。为此,贾琼总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和各项诉讼权利。庭审时遇到冲动的当事人,她也不着急亦不打断,缓缓地说:“慢慢说,把想说的都说清楚。”然后,她保持认真倾听的姿势,声音不高,但不怒自威,让当事人激动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此外,作为中院未成年人司法救助金制度的联络员,她负责为受助未成年人建立救助档案,定期汇总救助情况,切实做好对受助未成年人的跟踪回访工作,辅以及时、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鼓励,并制作笔录存入救助档案。
在今年年初单位开展的“爱心同行送温暖”活动中,她走访了5个县(区),深入到未成年被救助人所在村镇,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及节日食品,并与未成年被救助人及其亲属进行座谈。她还与其中一个被救助人结成“一帮一”对子,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其努力克服暂时困难,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