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东昌府区:智慧赋能 环保“升级”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6-22 17:10:03

  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08,居全市第3位;PM2.5指标提前实现了“三年攻坚行动”确定的考核目标;全市网格化环境监管现场会、全市秋冬季散煤治理工作现场会在东昌府区召开;东昌府区生态环境分局荣获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

  2020年1月至5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69,同比改善16.6%,位列全市第2位;PM2.5、PM10浓度分别为62微克/立方米、105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改善15.1%、23.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97天,同比增加18天,优良率达63.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东昌府区深入践行“两山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环保”,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网格化监管——

  打造污染防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6月9日13时,东昌府区闫寺管区网格员付军,在其手机中安装的智慧环保APP上接到一条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由闫寺石庄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发出,报警内容显示:该地“PM2.5质量浓度出现突变数据,请现场巡查。”

  接到报警信息后,付军立即赶往现场巡查。经实地察看,他寻找到数据变化的原因——麦收。巡查完毕,付军将麦收场景拍照传至东昌府区环境信访集中受理中心,经审核后结案。

  从空气质量微观站报警至结案,石庄PM2.5质量浓度突变事件解决仅用了几个小时。东昌府区能如此高效地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得益于该区2017年斥资1.18亿元,在全市率先引入智慧东昌项目,并建设了一流的智慧环保大厅。

  智慧环保大厅是东昌府区环保工作的指挥中枢,可实现两项功能——大气环境在线监测和网格化管理。其数据来源于散布在乡镇(街道)的1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和229个社区自动监测微观站,它们是大厅的耳目。

  “这243个自动监测站,可实时上传监测数据至智慧环保大厅,并对异常数据自行报警。网格员根据报警信息或日常巡查,精准找出污染源,这种方式较以往人为查找更高效。”智慧环保运维部软件运维工程师郭良文介绍。

  在郭良文提供的数据中,截至目前,今年东昌府区通过智慧环保项目解决的环保问题已有4552件。其中,网格员通过智慧环保APP上报的案件4272个,结案4199个,结案率为98.29%;自动监测站自行上报358条,结案353条。

  精准化防控——

  “工地扬尘”“一厂一策”“一站一策”见真章

  聊建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前罗安置区项目现场负责人孙利达从2008年起就干这行,在他印象中,以前的工地脚上是浮土、是泥,风一刮,睁不开眼。现在则不一样了,他指着工地上郁郁葱葱的法桐,“我们建设的是花草遍地的花园式工地,今年栽了200多棵法桐、龙爪槐、国槐等,以后还要绿化美化”。

  工地是扬尘治理的重点区域,东昌府区在建项目多,这个区域管不好,就会形成诸多“风险点”。2019年,针对在建工地推出严格的“十项措施”,包括了围档、现场道路、施工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清洗、现场覆盖、渣土车密闭、扬尘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层间扬尘控制等。区住建局安监站站长王超告诉记者,所有在建工地全部安装监控设施,时时监控,有问题及时处理,当PM10大于200且持续半小时时,设备自动报警。

  4月2日,全市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深度治理现场会在东昌府区召开。之所以选择这里开,一是东昌府区行动早,建立了195家VOC重点企业深度治理清单;二是效果实,3月22日,率先在全市聘请环保专家与执法人员、网格员共同组成44人的工作组,现场实地查看清单企业治理设施现状和无组织排放情况等,全部编制了VOC“一厂一策”深度治理方案,现已全部完成深度治理工作。

  借鉴这一经验,东昌府区对辖区内火电、水泥、商混、砖瓦、建材等行业企业也推出“一厂一策”治理方案,从物料运输、物料装卸、物料储存、物料转移和输送和工艺过程等环节,强化无组织排放治理管控工作。目前企业正在加紧整改,确保6月底完成治理任务。

  今年4月1日,我市主城区8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行站点站长负责制,包含了东昌府区的4个站点,即聊大东校站点(国控)、区政府站点(国控)、监控中心站点(国控)和海关站点(省控)。

  站点站长制工作启动后,东昌府区立即安排辖区内4个站点划定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重点区域,并安排网格员对站点周围2平方公里内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建立台账。截至目前,4个站点均已制订“一站一策”方案。

  线上线下发力——

  既治“已病”又治“未病”

  6月11日,东昌府区柳园街道水韵社区网格员冯雪骑上自行车,开始了环保巡查,自去年6月1日上岗后,她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看似单调却意义非同寻常的工作。

  各种智能设施解决了“已病”,网格员则解决的是“未病”。为有效破解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东昌府区于2019年6月招聘178名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全部为大专学历,35周岁以下,经过培训,下沉到一线,协助执法人员做好环保工作。

  这些网格员是活地图,辖区内有多少商家、多个餐饮、几街几巷他们门清,他们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出入于小区之间,他们既是监督员,也是宣传员和服务员,他们无职无权,但有着火热的心肠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他们干工作没有什么秘诀,就靠“婆婆嘴”“兔子腿”,他们用最“笨”的方法,解决了好多先进设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不光治“未病”,还治“心病”——宣传环保政策、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贡献。

  一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以前,冯雪走街串巷地劝解,有的不理解,还有的给个冷脸,现在,听到最多的是“放心吧,我们一定配合好工作”。她到餐饮店,店员会主动拿出清洗油烟机的记录本,有的则主动把清洗的照片发给她,她到装修现场,发现人家早把砂子水泥盖好了。她说,环境一天天变好,人的环保意识一天天提高,这就是我们这些网格员工作的意义。

  网格员在平时工作中发现污染问题后立即进行制止和整改结案,一般普通环境问题1小时到现场、3小时整改完成,较复杂问题1小时到现场、24小时整改完成,一年来,一支规范化、标准化、年轻化、职业化的网格化监管队伍迅速形成。网格员队伍的建设实现了“管理无死角、监察无盲区、监测无空白”,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无缝管理、全面覆盖。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