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土地、清查地亩、建立台账,村集体土地的家底逐渐清晰明了;
清查老合同,签订新协议,一笔笔多年拖欠集体土地的承包费被追回;
全村的资金多少?荒片荒地承包给了谁,发包价格多少?村务公开栏上,“三资”清理的项目、数据一目了然;
……
这一幕幕场景,是东阿县农村“三资”清理的一个个生动画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大局。在东阿县,很多农村“三资”资本收益的管理不规范,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的焦点。2019年,在东阿县纪委受理的检举控告类农村信访件中,涉及“三资”问题的信访件占三分之二。
“三资”不清,民心难安。今年4月份以来,东阿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三资”管理阳光行动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问题专项整治,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彻底摸清底数、理清台账、加强监管,进一步增强村务透明度,让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农村呈现风清气正新气象。
高位推动清“家底”
“土地问题牵扯千家万户,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处理。”4月7日,东阿县委书记雷霞在全县开展深化群众工作“集中攻坚行动”会议上说,农村“三资”管理上的混乱,是造成群众不满意的直接原因,2020年,县委、县政府要紧盯“三资”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治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东阿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县纪委监委跟进督战,成立了“三资”清理整治工作专班,县纪委监委、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和各镇(街)联合行动,齐心推动全县“三资”清理工作。
东阿县纪委监委组织精干力量靠上督导。“三资”清理整治工作专班成立了业务指导组、法律咨询组等5个工作组,对全县进行全覆盖式督导检查。东阿县印发了《东阿县农村“三资”清理阳光行动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明确了登记造册、张榜公示、确定回收追缴方案、集中征缴、集中攻坚5项工作时间节点。另外,东阿县要求全县10个镇(街)制定严密工作方案,并在全县三资清理“阳光行动”工作群中每天公布工作进度。
东阿县“三资”清理阳光行动在全县紧锣密鼓铺开。自4月8日开始,全县县、镇(街)、村三级800余名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清理工作一线。具体工作中,东阿县按照尊重历史、稳重求进的原则,统一制作清查摸底登记的地块统计表和问题统计台账,统一工作进度、统一公示、统一检查评比;对以前账上无、账下有的重新登记,对价值不清的重新评估,对权属不明的重新调查。“我们本着群众参与、依法开展、公开透明的原则,对清理结果全部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群众积极性非常高。”刘集镇党委书记毕秋格告诉记者。
“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
“我们镇的刘集村是个难啃的硬骨头。镇里下达‘三资’清理阳光行动工作任务后,我们立即召开镇党委会,明确党委班子每人承包一个难点村作为主攻方向,我选的就是刘集村。面对硬骨头,我没有避责的理由。”姚寨镇党委书记许宗国说。
在许宗国的强力推动下,困扰刘集村20年的土地承包费拖欠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一天时间内,全村补交的土地承包费达到15万元。阳光行动得到群众积极响应,截至6月14日,姚寨镇共收缴土地承包费122万余元。
在“三资”清理阳光行动过程中,东阿县推行“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方法,即县委书记抓镇(街)党(工)委书记、镇(街)党(工)委书记抓管区书记、管区书记抓村党支部书记,层层分解,职责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东阿县把主攻重点放在党员干部上,实行“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坚决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让矛盾层层化解,工作步步推进。
鱼山镇在工作中通过法律顾问对土地承包合同进行严格审核,有力推动“三资”清理工作。法律顾问对全镇550份合同一一审核,帮助村“两委”班子、承包户认真理清合同、理顺往来,明确权利义务,规范合同要素。截至6月14日,全镇共征收承包费46.7万余元。
刘集镇在“三资”清理工作中,引进第三方——山东方通测绘地理信息公司,对全镇85个村庄的土地进行航拍,实现以图找地、以地找人,分类清理、不留遗漏。截至6月14日,全镇共征收承包费254.5万余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这几天,陈集镇西辛村党支部书记李保祥心里格外舒畅,他借全县“三资”清理阳光行动之机,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全村的土地平均分给村民。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西辛村的土地分配极不平均,有的人只有1亩地,而有人却有3亩地,“土地分配不均衡,新增人口无土地”等遗留难题,致使村里矛盾成堆。
阳光行动开始后,在管区书记王培沧的协助下,李保祥进行了民意调查,95%的村民同意全村土地均分。民意不可违,西辛村最终实现了土地均分,群众脸上露出了笑脸。
与李保祥同样心情舒畅的,还有刘集镇王董村党支部书记谭学鹏。因诸多原因,王董村村集体的30多亩土地被人承包,但承包者长期不交承包费,民怨极大。阳光行动开始后,王董村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选出30多名村民代表,对村集体土地进行全面清查,对所有承包地、坑塘、荒片进行议价、竞价承包,不仅顺利实现了高价发包,还解决了土地承包欠费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群众的定心丸。”雷霞说,“‘三资’清理阳光行动,清出了农村‘三资’家底,消除了群众怨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截至6月14日,东阿县“三资”清理阳光行动共清缴各类承包费用1301万余元,东阿县农村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人心思干、建设富美家园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