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遭遇疫情“加试题”,如何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我市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刀刃向内查找问题,有的放矢狠抓整改,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6月底前所有问题挂账销号、清零见底,把问题清单变成脱贫攻坚的成效清单。
横下一条心,打好问题排查组合拳
6月11日,高新区许营镇党委书记刘志坚来到沙刘村,认真察看贫困户住房、饮水、旱厕改造、环境卫生等情况,向贫困群众详细讲解相关扶贫政策,了解他们的困难。目前,刘志坚已带头遍访了镇里的所有扶贫工作重点村。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查缺补漏,力争把短板补得再牢固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我市以问题排查整改全面提升和巩固脱贫成效,重点对“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情况、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脱贫质量、帮扶干部到位情况开展排查整改。县市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逐村逐户逐个项目检查、研究,推进问题尽快见底、彻底清零。
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得如何?控辍保学是否稳固?我市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万名教师送温暖,教育扶贫访万家”活动“回头看”,12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
市住建局组织12个调研督导组,实地检查了全市23个乡(镇)1373户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情况。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市住建局列出台账,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目前,全市103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即时帮扶户已住上安全住房。
拧成一股绳,真刀真枪整改问题
问题再小也不能放过。我市自抬标杆,一项一项过筛子,对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点逐项细化制定整改方案,责任压实到部门到人,成立问题整改专班,对问题较多或和进度较慢的乡镇、村、部门进行重点督办、全面解剖和挂牌督战。
针对产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莘县由第三方、县审计局、县监委、县扶贫办组成6个整改专班,分别到24个镇街协助整改,项目专班整改和入户问题专班整改同时进行。今年,莘县结合“两场建设”,共投资7730万元,新上扶贫项目10个,目前,项目已全部招标完毕。
在疫情影响、扶贫线上调、验收工作提前的形势下,保障贫困户收入提前达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临清市全面排查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及时解决问题,消除返贫隐患,实现“零返贫”“零新增”“零在册”。临清市将2020年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开发保洁、保绿等公益岗位,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通过深挖细找,从严从实检视问题,切实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许营镇扶贫站站长王新娟说。
织密一张网,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不反弹
“真没想到俺能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冠县定远寨镇村民魏玉文说。为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冠县财政最近拿出300万元,重点解决贫困户房屋透风漏雨、门窗残破不全等安全隐患,维修倒塌的院墙围墙、损坏的大门厕所等,并给贫困户添置必要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我市立足清存量,防新增,加大投入,全力抓好“双提升”,全面梳理汇总容易反复发生、整改长效性差的问题,并将其列入“回头看”问题清单,持续传导工作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加强对疑难杂症的把脉问诊,认真梳理自查评估和督查反馈问题清单,找准弱点,开出药方,确保改在点上、改出成效。
莘县针对行业扶贫政策落实问题,开发了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汇聚了14家行业部门的67项政策数据,实行在线对比、逐项分析、实时共享、线上整改,打通行业部门的“信息孤岛”。“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平台发现的未落实的行业政策问题有千余条,现已全部移交县督查室进行督办,由各相关行业部门限期整改,并将结果及时反馈,问题整改实现‘线上闭环’。”莘县县委副书记巴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