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茄子收获的季节,这1亩地就能产出7000公斤以上,按平均收购价2.4元/公斤计算,1亩地就有16800元的收入。”6月20日,茌平区杨官屯乡大曹村村民曹丙荣一边将盛满茄子的箩筐搬运上卡车一边乐呵呵地说。
夏收时节,绿柳展枝。在杨官屯乡大曹村大棚种植区,乡间生产路上装满茄子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行驶而过,在茌平县合盛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钢架大棚里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忙碌着将刚摘下来的蔬菜挑选、包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里每天都有三四万公斤蔬菜运往全国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
“我种植了3个大棚,今年的茄子大丰收,按照现在的行情,大棚的收益能超10万元了。”大曹村的种植大户闫玉静一边动作麻利地分装茄子一边喜滋滋地说。
“我们的果蔬大棚有140多个,占地近300亩,现在茄子进入采收期,主要销往天津、德州乐陵、青河等地和周边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预计亩产效益1.6万元,能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大曹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合说。
种植基地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大曹村因地制宜,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实现了群众的可持续稳定增收,通过流转土地,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推进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规模化种植,吸收当地群众从事种植、管理、采收等工作,助农脱贫增收。
杨官屯乡大曹村始终坚持“质量开拓市场,品牌驱动发展”的思路,该村的茄子和西红柿于2019年通过“聊·胜一筹!”品牌认证,增加了农产品的质量保证,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从选优质苗到规范管护再到集中销售,大曹村始终把蔬菜安全放在首位,严格农药使用,杜绝农药残留问题;规范包装,减少产品损坏,有力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品质。
“乡里给资金支持,又给技术指导,咱们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号召力更强了,农民有信心,干劲更足了。”王成合说。今年杨官屯乡党委、政府协调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以村集体固定资产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0亩,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同时加强对大曹村蔬菜种植专业技术支持,通过将把大曹村列入农业技术指导定向村,根据大曹村的技术需求,结合农时,积极主动对接农校等单位,协调农业专家对大曹村的蔬菜种植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
目前,杨官屯乡大曹村将合作社、基地、农户拧成“一股绳”,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促进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运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成功经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将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和党员影响带动作用融入到专业合作组织各项职能中,实现“建好一个党组织,办好一个合作社,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