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刚才称的一样重,有了这个公平秤,在市场里买菜可踏实多了。”6月19日,在城市主人小区居住的张先生拎着刚买的蔬菜,走出湖西便民市场西门,出门前习惯性地用门口的公平秤称了称蔬菜重量。
记者发现,在湖西便民市场买东西的市民,大多会在市场设置的公平秤上称一称。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市场有公平秤,市场里的商家诚信经营,给的份量都很足,在这里买东西很放心。
在农贸市场设置公平秤并不是新鲜事,但由于公平秤的类型多,公斤、市斤等称重标准不统一,误差范围不确定,给市场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聊城交运大市场、利民路便民市场、振兴路农贸市场内都放置了公平秤,辛屯智慧便民市场还在进出口处放置了两台公平秤。公平秤采用统一样式、颜色、设置、标识,并附有计量监督电话,方便市民使用和识别。湖西农贸市场同样也放置了公平秤,设置了醒目的红色标牌,方便市民复秤。
“我在这儿卖鱼卖了好几年了,从不缺斤短两,来买鱼的大都是回头客。”湖西农贸市场内的公平秤就放置在水产区东侧,水产区一商户说,公平秤设置在店铺旁边,他非常支持。
东城农贸市场内一家水果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做生意关键是要有人气,有了人气,销量就上去了,一天也不少挣。如果商家在秤上动歪脑筋,损害了自己的信誉,顾客上一回当,以后自然就不会再来光顾了。现在市场经营越来越规范,设置的这一台台公平秤就是对商户诚信经营的考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大部分农贸市场内,不仅摆放着公平秤,而且张贴悬挂着大量“文明经营诚信经商”等宣传标语。
“自从在市场内设置了公平秤、悬挂了诚信经营宣传标语,市场内商户的诚信经营意识明显提高,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的氛围日渐浓厚,我们接到的市民投诉电话也越来越少了。”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