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是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在此期间我市开展了不少精彩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安全意识。但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教育不能单纯依靠这段时间,需要形成常态化。
宣传科普常态化。应积极利用社区、村庄等单位,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公告栏等方式进行定点宣传;通过宣传车、村广播等方式定时宣传;利用主题党日等活动节点,深入开展灾害民生综合保险、防溺水知识等内容的科普,确保群众应知尽知。
应急演练常态化。在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根据季度、月度不同,设计不同主题的应急演练方案,在开展演练时,请专业人员前来指导,让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群体真正掌握应急技能,增加自救能力,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损失。
警示教育常态化。对企业一线员工而言,警示教育是为他们敲响安全警钟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时间一长,侥幸心理作祟,容易让人懈怠。所以警示教育要定期开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借助VR等技术,让员工亲身体验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以此提高警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