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体怎么样?”“社区里还有哪些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担任聊城晚报副总编时,田明山通过开设民生专栏、组织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走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公益活动能拉近晚报和居民的距离,但要与居民建立长期的沟通桥梁,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田明山会同记者在城区人口集中的20个小区设立“社区记者岗”,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及时、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从聊城晚报调整到聊城市健康协会工作以来,田明山积极转变身份,开始走上了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科技扶贫、技术创新的道路。他紧紧围绕健康聊城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医疗综合改革、医养结合、健康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深入解读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和健康聊城战略,注重基层宣教,健康教育常态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时,田明山三次承接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主办的山东科学大讲堂,以及公共公益宣传、中小企业公益宣传,卫计委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服务、监测服务。多次荣获全国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聊城市社科学科新秀奖,获得聊城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山东省科普专家人才库卫生健康类专家、山东省健康管理先进个人、聊城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田明山充分发挥信息渠道广的优势,为多家防控一线单位送去物资,同时组织出版抗击疫情特刊,并在《齐鲁晚报》发表评论文章,以不同方式将充满温情的爱心善举化成了抗击疫情的绵绵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