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差异导致的两极分化怎么办?”“线上教学时间偏短与农村孩子实际情况有脱节如何改善?”“长时间假期导致的家庭矛盾如何引导家长正确解决?”……一次教研会上,开发区北城中心小学校长付爱华就一些问题与老师们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成为讨论的焦点。通过集思广益,学校确立了课堂“联播”的形式,辖区四所小学同上一堂直播课,并通过心理教育、家长课堂等方式,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
停课不停学,团队开联播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良莠不齐,导致孩子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一定要保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做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三落实。”学科教研会上,付爱华说。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延迟开学的时间段里能够有效地学习,针对线上课例时间偏短、不够接地气、与农村孩子实际学习情况有点脱节等特点,学科教研会上参会老师积极发言,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在师生观看空中课堂的同时开展线上教学“联播”。
英语团队率先垂范,召开教研会议后马上确定了“联播”时间和“联播”教师名单。每周二、周五上午10点,三、四、五、六年级同时开播。一位老师可以给辖区四所学校同时直播上课,这样做既节省了教师时间,又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高度团结、互帮互助,最终聚沙成塔,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我们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孩子的学习工作,争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英语教研员刘继振老师说。
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更和谐
“儿童面对疫情情绪波动可能更大,尤其家长教育方式不对,孩子与家长矛盾渐生,这时就需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长、孩子正确面对。”北城周集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钱先锋说。疫情初期,辖区各小学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班主任通过线上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通过公众号、美篇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心理防护小知识,帮助学生科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学会调节心理情绪,进行自我防护。
假期期间,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疫情对学生的家庭关系、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的影响。学校鼓励亲子共学习,指导家长化“危”为“机”,充分利用“非常课堂”优质资源,把客厅变成一家三代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家长课堂”的学习,家长们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谐了亲子关系,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情绪的学生,假期期间可以拨打开发区心理援助电话或进行线上视频进行疏导咨询,帮助部分学生消除疫情带来的心理问题,确保其尽快投入到正常生活和学习中。
家长课堂,家庭教育更有效
“长时间的假期,家长孩子很容易急躁,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矛盾,通过与班主任沟通,每周观看学校准备的家庭教育课,也能与其他家长在群里分享,学到了很多。”四年级翟一诺的家长告诉记者。针对家长普遍缺乏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学校班主任老师都会及时组织家长通过三宽课堂参与学习,并一起交流心得。
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天把关于家庭教育的优质课分享给家长,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主动分享,北城的家长们也会自主下载优质内容在微信群分享,并把每天的所学记在笔记上,填写记录表。“家长记笔记不只是学习,同时也是一个信号、一个表率,这种行胜于言所形成的学习氛围感染着孩子。”北城中心小学负责人顾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