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聊城市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800吨至4000吨,目前主要通过焚烧发电和卫生填埋两种方式处理,还不能做到完全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中,20%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30%是可以处理后再利用的厨余垃圾。可以说,通过实施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刻不容缓。
今年3月份,《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炉,我市进入垃圾分类元年。实施垃圾分类的前提是分类投放,主体是居民,但笔者在各地采访中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还存有误解,甚至出现拒绝垃圾分类设施进小区的情况。
目前,东昌府区正在10个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效果良好,其中,不乏最初反对、后来欢迎者。笔者认为,各级各部门要把垃圾分类宣传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多印发倡议书、知识手册,并通过条幅、宣传页、报纸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市民到试点进行参观,彻底打消居民对建设垃圾分类设施的顾虑。
垃圾不分类,弊端显而易见;垃圾分类,可以大大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让群众看得见好处,各级各部门要在宣传上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