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店,是东阿县鱼山镇的一个村庄,人口760人,之前是全镇四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逐步推进,安平店村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产业,目前,该村不但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而且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6月18日早晨,记者驱车来到东阿县鱼山镇安平店村采访。
省定贫困村的烦恼
“那个时候,俺村确实很穷。”安平店村党支部书记祁九军说,“村里的土房子一座挨一座,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特别是下雨天,得蹚着泥水进出。”
村居环境差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村里的管理也比较混乱。村集体土地私抢乱占情况非常严重:很多村民多年不交承包土地的费用,村“两委”威信严重下降。
安平店村地处黄河故道,交通闭塞,群众思想守旧,致富门路少,致使村庄发展滞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该村是2014年核定的全市65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在很久之前,我们村不叫安平店,叫纪黄村,因为谐音,还因为穷,常被人戏谑地叫成‘饥荒村’,村民们既烦恼又无奈,后来才改名为安平店。”村民祁九星说。
安平店村发展的转机出现在2012年。当年,省委省政府响应党中央号召,在省直部门选拔人员对口帮扶贫困村,省金融办机关干部赵金勇来到安平店村担任“第一书记”,此后省金融办连续三年对安平店村进行定点帮扶。“第一书记”抓班子带队伍,争取资金上项目,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夯实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开阔了眼界,点亮了村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梦想。
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第一书记”的引领,为昔日贫穷的小村庄带来了发展新希望。
西红柿火了村民日子好了
安平店村北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棚,棚内一人多高的西红柿植株上,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煞是喜人。
“今年风调雨顺,我们收成不错,就是西红柿价格比往年稍微低点,可能跟今年的疫情有关。”正在棚里摘西红柿的村民崔焕银对记者说,“不过今年产量大,算起来一亩西红柿卖一万多元钱不成问题!”
“你看美得她。”祁九军指着崔焕银说,“西红柿的收入对她家来说是小头,她今年还种了3亩甜王西瓜,四五万元早已揣到兜里了!再加上这几亩西红柿,她家今年能挣六七万元。”
“全村富起来了,还不是多亏了你?”崔焕银笑着对祁九军说。
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安平店村因为地处黄河故道,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西红柿、西瓜,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就有不少人种植,产出的西瓜、西红柿品质上佳,但是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兼之交通不发达,又没有批发市场,久而久之,种植的越来越少,最终销声匿迹。
安平店村大规模发展大棚西红柿、大棚西瓜始于2014年。2014年6月2日,安平店村“两委”换届,原来是村委委员的祁九军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说起祁九军,还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土生土长的安平店人,今年44岁,自1988年起,先后建起两个面粉厂,之后开过饭店,做过木材加工生意,养过鱼、猪、牛等,是个有眼界、头脑活络的人。
“当初我站出来竞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真的不想看着其他村富了,安平店还依然穷;另一个是被省金融办三任第一书记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祁九军说。
于是,被感动了的祁九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租了两辆车,组织全村60多人到莘县河店镇的楚庄村参观大棚西红柿种植。河店镇发展西红柿种植远近闻名,而楚庄村一亩西红柿一两万元的收入更是其中翘楚。
祁九军就是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了解到河店镇的特色种植,当地村民因此而走上致富道路的。他也想学人家,为安平店村趟出一条致富路。参观回来后,祁九军召开了全体参观人员的大会,感受到新技术种植震憾的人们,一致赞同,干!
“6月2日接书记;6月3日去参观,当天确定下来,流转150亩土地发展60个大棚;6月4日种大棚户开始交钱,并且一天时间调整流转完土地;6月5日一天签了大棚建设、柿子苗供货、棚用竹竿、棚用水泥柱四份大合同;从开铲建棚到全部建成用了28天;7月10日栽苗到9月底下西红柿……”祁九军一条一缕地回忆,如数家珍,“从建棚那天起,我全程紧盯,生怕误了栽苗农时,28天,我瘦了整整6公斤!”
建棚之初,祁九军拿着3万元到莘县金三角育苗有限公司签订凯撒2008西红柿苗合同,公司方给他泼冷水:“开玩笑,建棚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吧,到时再栽苗也太晚了,结不了柿子了!”
当得知祁九军28天建完所有的棚后,公司对祁九军肃然起敬,并派遣公司最好的技术员吕兴军常驻安平店进行技术指导。由于安平店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西红柿,再加上吕兴军的全方位技术指导,安平店的西红柿受到市场的青睐。所有的西红柿全部销往广州、福建、上海。
2014年,安平店的第一季西红柿就让全村的种植户当年收回了全部的投资成本,种植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到致富希望的安平店,又扩大了种植面积、开启了轮作模式。2015年、2017年分别扩大大棚面积50亩和40亩。在种植方式上,春季种植西瓜、秋季种植西红柿,当然,在收入上,也是节节攀升。
如今,安平店村建成了蔬菜批发站、还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产业做越大,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完全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从一个省定贫困村到逐渐步入到富裕村先进村的行列,安平店村,有他们的独到之处。”鱼山镇镇长程传鹏说,“安平店村有一个以祁九军为首的村‘两委’好班子,‘领头羊’效果明显;全村上下甩掉穷帽子的愿望十分强烈,众志成城水到渠成;因地制宜发展了一个非常适合安平店的好产业。”
贫困村变身“花园村”
花红柳绿,路宽灯亮。走在安平店村的大街小巷,有一种画中游的感觉。
“村民手里有钱了,思想也在逐步转变。”谈起村里的变化,祁九军满面春风。
祁九军所说的变化,表现在2019年,村里相应上级政策进行乡村环境整治工作中。
当时,安平店村边街旁,荒宅荒片很多,多年的废弃,野草丛生,村民虽然发展产业鼓起了腰包,但是村容村貌却依旧很差。鉴于此,村里召开大会,确定了清理回收计划,规定房檐以外全部收回集体,进行重新承包和绿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村里共收回了荒片荒宅荒地60多亩。村委会将荒宅每亩100元、荒地每亩300元竞标发包。“村民竞标积极性非常高,竞标当天村委会签下了77份合同。”
村委会在村道路两边全部种上了苹果树、石榴树。同时村内的荒宅也被村民种上了蔬菜及花生等农作物。如今,片片绿色将安平店村衬托的生机勃勃。因此,平安店村被县政府推荐参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目前,安平店正按照“景美村美、村景合一、宜居宜留、宜游宜闲”的总体规划建设,向着省级美丽乡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