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茌平城区一家名为“梁家年猪”的门店“火”起来了。每天上午九点多钟,该店的排骨就能基本售罄。“这家店的猪肉口感好,虽然稍微贵一点,但是感觉很值!”——这是众多消费者对“梁家年猪”的评价。
“梁家年猪”的好口感来自梁兆印对每一头猪的精心饲养。在茌平区乐平铺镇焦梁村梁家年猪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猪圈里忙活的梁兆印。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养猪经历。
2003年梁兆印就开始养猪。十多年时间里,无论猪肉市场价格高低,梁兆印都坚持精心饲养,而且坚持养足12个月再出售。为保证猪肉品质,梁兆印在饲养过程中杜绝使用含激素的饲料添加剂,而是用麸皮、玉米面、豆粕自制饲料。这样一来,猪长得相对较慢,但换来的是猪肉品质的提升。
“市面上的商品猪大都饲养4个月左右就出栏,因为这时出栏‘性价比’最高。”谈起坚持饲养足年再出售猪的原因,梁兆印说,根据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养足12个月的猪,口感最好,“肉质既紧实又有味道,而且还不老。”
2018年下半年,一场非洲猪瘟让生猪养殖户叫苦不迭。“生猪价格一度跌到了每公斤8.6元。”梁兆印回忆说,“那时天天盼着有货车来拉猪,至于人家给多少钱连问都不敢问。一头猪差不多要赔600块钱。”
“光品质好还不行,必须要打自己的品牌。”非洲猪瘟过后,梁兆印更加认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经过精心筹备,梁兆印在茌平县城租下了一处门脸房,开始销售“梁家年猪”。
由于肉质好,“梁家年猪”迅速打开了销路。“比普通猪肉一斤贵2元钱,经常供不应求。”去年下半年,猪肉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梁兆印不但还清了之前的贷款,而且还小赚了一笔。“下一步要打响‘梁家年猪’品牌,让更多消费者吃上我们家产的猪肉……”谈起今后的打算,梁兆印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