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临清尚店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传统社火活动纪实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7-07 18:17:00

  7月3日,临清市尚店镇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毕业了。毕业典礼上,82名大班孩子一起进行了社火展演,引得家长们发出阵阵掌声。

  社火,是尚店镇中心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学校从挖掘本土社火文化、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入手,确立了以“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俗文化,让非遗进校园”的办园特色,让孩子们真正接受和传承传统社火文化。

  挖掘本土社火文化

  临清龙灯、临清洼里秧歌舞、临清仓上高跷……临清市民间社火文化底蕴丰厚,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其中,临清龙灯、临清洼里秧歌舞更是被被列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尚店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自庆是个“社火迷”,为了让社火文化真正走进校园,他带领教师走访老艺人,寻根问源,了解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

  “我们尚店镇洼里村的秧歌舞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仓上村的高跷发展也有百年历史,但遗憾的是,这些传统社火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张自庆说,他经过查阅资料、走访老艺人,结合幼儿园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本地乡土文化的挖掘,在幼儿园里成立了“幼儿高跷队”幼儿秧歌舞队”“幼儿舞龙队”“幼儿舞狮队”,开展了踩高跷、秧歌舞、舞龙灯、舞狮宝等一系列民间社火活动。

  坚持内涵发展之路

  “刚开始研究高跷时,家长们很不支持。”张自庆告诉记者,家长们觉得高跷腿太高,容易摔伤孩子。

  面对质疑,张自庆却不作声,拿着他的高跷腿仔细琢磨。“腿子太高,孩子不容易掌握平衡,那就改成适合孩子的高度;支撑板太远,不容易固定,那就改近一点儿;绳子太细,容易勒到孩子腿,那就换成粗一点儿的。”张自庆说,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中,第一副适合孩子们的高跷就做好了。

  随后,张自庆找来一些孩子练习。一开始,孩子们找不准感觉,东倒西歪,有的甚至站上去就不会走路了。他便组织老师们一边一个扶着孩子,帮着孩子们找平衡感。后来,家长也被带动起来了,带着孩子入园时练、放学后练,有的在幼儿园练不够就拿回家练,一时间一股学习高跷的热潮席卷了整个尚店镇中心幼儿园。

  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坚定了张自庆立足本园传承社火文化的信念。他组织教师结合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绘制以民间社火项目为内容的园本绘本教材,并在全园内开展特色课程。他主持“传统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确定为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

  社火让孩子们成长

  在老师们的眼里,段继搏原本是个老实内向的孩子。“参加‘小狮子’项目以后,通过和小朋友的配合,他变得开朗了,见到老师开始主动打招呼了。”尚店镇中心幼儿园老师董风巧说。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社火活动在尚店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初见成效。2017年重阳节当天,尚店镇中心幼儿园“小小社火队”走进临清市大辛庄敬老院慰问演出,与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2018年春节期间,受临清市教育局邀请,“小小社火队”参加了临清市“警教共建”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受临清市文化局邀请,“小小社火队”赴聊城参加了“聊城市舞龙、舞狮、民乐民舞”展演……尚店镇中心幼儿园“小小社火队”的展演不仅锻炼了孩子们,也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民间社火文化的热情。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