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徐海港 推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7-13 16:59:40

 

  抓取焊条,放出耀眼火花……走进时风集团无镀铜焊接车间,一排排焊接机器人正在忙着焊接半成品,让人眼前一亮。

  “机器人在车间作业不算新鲜,重要的是无镀铜焊丝生产工艺及装备是企业的发明专利。”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徐海港介绍,他积极参与的无镀铜焊丝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研发,解决了镀铜焊丝生产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镀铜废液、废气对人体的危害,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

  徐海港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技术员起步,现已逐步成长为时风集团业务精通的专业技术人才。他先后参与研发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欧Ⅱ排放单缸环保节能发动机、多功能谷物收割机静液压驱动底盘等新产品80多项,实现关键突破性技术20多项,获得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市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持参与国家专利32项,且全部实现产业化,累计产值达28.43亿元,利税2.72亿元,有机地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快速发展。

  为提高时风集团装备工艺技术水平,徐海港不断引入新工艺新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他承担的拖拉机双离合动力换挡与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在大型智能拖拉机上的应用项目,创制了双离合动力换档动力换向变速箱,换档换向按钮式切换,自动和手动两用;配备自动驾驶系统,定位导航、雷达、传感器等装置,实现了发动机远程启停、自动行走等多功能作业,精度误差在3cm之内,转向后自动对正,将机手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

  “项目的研发落地不仅能提高企业整体产品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也实现了关键性、前瞻性、共性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徐海港如是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