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开发区北城街道周集村贫困老人钱保勇家,新修的院墙让人眼前一亮,小核桃树将院落点缀得生机盎然。
“我原来从东门走,现在政府给我修了院墙和大门,改成从西门走了。”钱保勇告诉记者。原来紧靠钱保勇小院东边的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土房子,帮扶责任人——北城街道统计站工作人员黄立华在每周入户工作中注意到,土房子在长期的雨水冲击下,已经变成不堪一击的危房,老人每天出门经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黄立华随即将问题上报,很快,钱保勇门前就修起了一道崭新的砖院墙。
“其实我没觉得有啥问题,没想到人家给报上去了,给修了院墙,还安了新大门。现在院子里亮亮堂堂的,我住得很舒心。”钱保勇说。记者看到,土房子墙体沟壑丛生,屋檐的木头椽子有很多已经断裂,屋后包裹土墙的砖体也大面积脱落。如今,新修的院墙将钱保勇家与危房隔离开来,不仅将安全隐患解除,原来的大院子也变成了小院子,钱保勇打扫起来更加方便了。
这都是扶贫工作给钱保勇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钱保勇说:“为了让我进出方便,政府还专门给我在西门修了一条连同大路的小道,把我照顾得很周到。”记者看到,这条宽约2米、红砖铺就的小道,与钱保勇家的西门相连,进出确实非常方便。这条小道虽然只为钱保勇一人打造,却绝非粗制滥造,道路中间微拱,两边留有排水沟,细微之处彰显出扶贫工作者的用心。
周集社区主任周书望表示,钱保勇的院落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与扶贫干部对贫困户一周一次的入户走访分不开的。“坚持入户保证了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能解决贫困户提出的问题,而且能主动帮他们发现问题,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细处,让贫困群众实现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双提升’。”在钱保勇屋内张贴的扶贫明白纸上显示,现在他一年的收入林林总总加起来有20000多元,除了政府对五保户的补助,还包括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扶贫项目收入等。
站在小道上绿叶招展的白杨树下,钱保勇笑得很开心:“太感谢政府对我的照顾了,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