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清市金郝庄镇代庄村德臣种植专业合作社,十多个村民正忙碌着进行棉株提苗覆土,远远望去,塑料薄膜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片白光,在白色海洋里,整齐浓绿的棉苗长势喜人。
代庄村有居民287户1188人,党员24人,贫困户41户,由于村里没有像样的规模企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以老年人居多。代庄村以前一直有种棉花的传统,但由于种植地块比较零散,难以实现机械化管理。本着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劳动力缺乏难题、带动群众实现机械化种植的目的,代庄村党员、群众一致同意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为集体增收。今年3月,代庄村成立了德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李立江任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后,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征求村民意见。经过集体协商,合作社流转整合20公顷土地种植棉花,其中6.6公顷按照村民入股、合作社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的方式,由农户自行进行种植管理。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改变村庄贫困面貌,合作社制出棉田规划图,前期自筹资金30万元,购买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喷药机等农机具,并安装了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对农田进行科学化、机械化管理。
合作社联合乡村振兴帮扶队,联系省棉花研究中心,在种植品种上精心挑选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最后确定鲁棉1157、鲁棉1141、鲁杂2158等9个棉花品种,按照规划图种植到相应的区域,合作社和省棉花研究中心签订了棉花回收合同,解决了棉花的销路问题。
“服务带动是合作社的初心。先要服务农民,才能带动农民,带动农村发展。”李立江介绍,提升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是合作社首先解决的问题。
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合作社优先吸纳贫困户入社,并制定了贫困户入社的优惠政策。以土地入股的贫困户,无论合作社盈亏,都保障贫困户最低1000元的保底收入。目前每天在合作社打零工的不下20人,合作社在用工方面优先雇用贫困群众,贫困群众随时可以到合作社务工。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社员后,需要耕地等服务,打个电话,合作社就安排上门服务,而且收费还比市场价格低。
“代庄村党支部协商后决定,合作社收益的6%归集体,土地流转资金每年年初发给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每亩地按1000元为一股,每年年底按股分红,让大家跟着合作社一起走上致富路。”李立江指着眼前这片棉苗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