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幸福院里的幸福图景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7-15 15:05:18

  “大爷,你这张照片照得好,怎么看也不像80岁的人。”7月4日,高新区许营镇曹庄村颐康家园活动室里传来阵阵笑声。走进一看,聊城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苏金生和社工们一边给老人分发照片,一边与他们说笑。

  “自‘小曹益家园’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与曹庄村的爷爷奶奶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会算着日子盼着我们来。”苏金生说。今年3月份,颐康家园农村社区幸福院互助养老项目入选省级社会工作脱贫示范项目,是全市唯一入选项目。

  曹庄村颐康家园2017年建成,有32间20平方米的高标准房间,住着12位五保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9岁。

  记者走进76岁老人宋书芹的房间时,她正在揉面蒸馍头。“自己蒸的馒头香,我手脚还利索,蒸馒头做饭不成问题。”老人说。自从2年前住进了颐康家园,这位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就过上了不一样的晚年生活。

  “先前在村里住的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平时吃饭就是凑合一口,一个人的饭也没啥做的。”宋书芹说:“后来村里实施危房改造,每户补助3万元钱,翻修房屋自己还要再贴点钱。我拿不出来钱,就想着熬日子过算了。”

  曹庄村是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8户51人,其中,低保户9户16人、五保户6户7人,贫困户大多也是危房改造户。怎样改善这部分人的居住条件,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呢?曹庄村整合11户危房改造户的危房改造资金33万元,在村里的一块闲置土地上建起颐康家园,又争取上级配套资金20余万元,硬化了路面,绿化了庭院,配备了体育设施,采购了家具和厨房灶具。

  不离村、不花钱还能住上新房,宋书芹最先住进了颐康家园。在这里,一位老人一个房间,记者在老人们的“标准间”内看到,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椅擦得一尘不染,冬天有空调,夏天有风扇。每位老人都分有一小片菜园,种的茄子、小白菜、豆角等菜吃不完。“住得好,没事儿了聊聊天、打打牌,都不愿意回原来的家了。”宋书芹告诉记者。

  日子越过越舒心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组织大家去城里玩了一趟,去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运河文化博物馆,逛了环城湖,老人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可高兴了。”苏金生说。这次,苏金生和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给老人们带来的是七彩绘脸谱。记者看到,在社工的指导下,老人们用粗糙的手握起画笔,认真地为脸谱涂颜色。

  “颐康家园自运行以来,虽然为老人们提供了许多服务,但是在细节方面做得还不够,仅注重他们的饮食起居,在心理层面关注比较少。”曹庄村村委会主任曹连新坦言。为解决这一问题,曹庄村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与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顺利“牵手”后,社工们不仅带领老人们开展各种活动,还发挥专业特长为他们服务,老人们过得更加舒心,在颐康家园的日子越来越精彩。

  这些年轻人还根据每个老人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一开始,我们带着老人们唱歌、跳舞,但后来发现,他们只喜欢看,不太愿意参与,所以就选择做手工,画脸谱。大多数老人喜欢这个活动,都参与进来。”苏金生说。今年83岁的曹西信老人和老伴一起住在颐康家园,社工来颐康家园之后,曹西信喜欢上了画脸谱,他说:“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教,大家就跟着做,现在我画得有模有样了。”探索“社工扶贫”新模式

  “‘社工扶贫’能将社会组织、义工、志愿者等整合起来,根据贫困群众的服务需求,分类制定个性化扶贫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曹庄村第一书记张明美说。

  社工参与脱贫攻坚以来,曹庄村初步开展了“小曹益家园”“小曹益乐坊”“小曹益老堂”等三大系列活动。“小曹益家园”,即在村里开设有机蔬菜小菜园和游乐园,吸引爱心人士认领,聘用贫困户和颐康家园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为工作人员,进行园区管理。“小曹益乐坊”,即组织社区志愿者为贫困户子女和村里的青少年辅导功课。“小曹益老堂”,即为村里的独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解决独居老人饮食不规律和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不断拓宽‘社工扶贫’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苏金生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