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阳谷县寿张镇辛庄村洪源生猪养殖场采访完,与“女猪倌”赵文霞临别互道“再见”时,记者没想到,“再见”已是5年后,也没想到,如今她又多了一个身份——扶贫专干。
认识赵文霞,是因为她的创业经历。2010年,赵文霞开始发展养猪事业,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养殖场初具规模。2年后,她乘胜追击,成立了洪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靠着合作社提供的科学养猪经验,50多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脱贫攻坚收官在即,我欣然再访。
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地点,7月3日上午9点,记者走进寿张镇政府,大院里安静得有点反常。询问过后才知道,干部们在开扶贫会。“省里马上启动年中督查,每个干部都有包村或包户的任务,大家都绷着一根弦,不敢松懈。”寿张镇扶贫办主任张中良说。会议结束后,与赵文霞畅聊。话题从她担任扶贫专干开始。“调工作了?”我问。
“2018年初,县里在村计生专职主任中选择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村级扶贫专职主任。我在计划生育岗位上干了20年,对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当年3月份,我作为首批村级扶贫专干上岗。”顿了一下,赵文霞继续说:“县乡扶贫干部的工作是‘粗线条’,而村级扶贫专干的工作比较细琐,如扶贫政策宣传、困难户建档立卡、各类证件办理发放、到村到户帮扶项目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村级扶贫专干一件一件地去落实。”
上任2年,赵文霞早已将辛庄村22户贫困户的情况熟记于心,厚厚的一本“扶贫日记”,记满了她为贫困户们量身定制的脱贫方案。“这一家老两口都是残疾人,还有一家老人没什么劳动能力,无儿无女,是我最牵挂的2户。”赵文霞说。
“聊聊这户贫困户吧。”我指着郭怀坤的名字说。
赵文霞介绍,郭怀坤和妻子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肢体残疾人,虽然有低保兜底,但长期的医疗费用、生活支出仍然使这家人生活困难。由于对扶贫政策不完全了解,郭怀坤家一直没有申请残疾补贴。赵文霞把资料收集齐全,并送到民政所帮夫妻二人申请了残疾补贴。没多久,听说郭怀坤缺轮椅,赵文霞又第一时间帮他申请了免费轮椅。
辛庄村贫困户中独居老人占大多数,家庭琐事多,赵文霞时常到他们家中串门聊天,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提振他们的精气神。漫漫扶贫路,不乏艰辛与坎坷,但更多的是感动与鼓舞。
“闫金福独自一人靠低保金生活,最近几年,丧失了劳动能力,还患上了精神疾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里向上级申请了扶贫资金,给予他最大生活保障和关怀。那天有文艺下乡演出,他在那听戏,很多人,离得很远就喊我的名字。一位连自己的名字、吃饭都忘记的老人,他能记住你是谁,那得是多么近的亲人啊!”赵文霞动情地说。
扶贫、扶志、扶智三驾齐驱,造血、输血双管齐下。目前,辛庄村的贫困户通过努力,均实现稳定脱贫。一提起赵文霞,乡亲们就竖起大拇指,赵文霞嘿嘿一笑:“其实,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我们只是好政策的传递者、落实者。”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雨后的天空蔚蓝而澄澈,望着窗外,我也有些激动。赵文霞,只不过是聊城6303名村级扶贫专干中的一员,有这样一批有情怀、肯担当、讲奉献的人扎根基层,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能赢得精彩、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