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王文革在自家果园里收下了今年第一茬皇冠梨。
正值盛夏,阳谷县郭屯镇梨园村生机勃勃。果园里,王文革全家齐上阵,爬梯摘果、分拣装箱……不大的果园里,一家人忙成一片。
村如其名,在梨园村,记者耳闻目睹了许多关于梨的故事。梨园村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梨树生长,从明朝年间就开始种植梨树,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54岁的王文革清楚记得小时候梨园里的老梨树,树干粗得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梨树没有围栏,过往的人走在路口伸手就能摘到梨子。”王文革说。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梨园村出现了“砍树潮”。“当时,由于品种单一、树龄老化、管理不善等原因,梨子出现难卖的问题,由于赚不到钱,果农砍掉果树后都外出打工了。”回忆起老梨园的没落,老人王凤祥的言语间透着几分惋惜。
2015年,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吹进了省定贫困村梨园村,也让梨产业的发展迎来了转机。该村利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引进了绿宝石梨、黄金梨、皇冠梨、秋月梨等多个优质梨树品种,推广种植面积100多亩。“我们将部分梨树苗免费发放给26户贫困户,并在果园配套建设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管理看护房等。”梨园村党支部书记王凤彬说。
王文革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落下残疾,腰直不起来,在病痛的折磨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2015年底,王文革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记者看到,在王文革的梨园里,整齐地栽着不同品种的梨树。每年7月中旬到10月初,不同种类的梨“错峰上市”。“梨树是2015年种下的,去年开始见效益,仅这1亩皇冠梨,就卖了1.4万余元。”王文革高兴地说,有事干,心情好,这几年他胖了不少。
为了更好地发展梨产业,梨园村成立了鑫恒祥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果品营销、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帮助。通过种植梨树,全村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脱贫后的梨园村喜事连连。今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借着政策的东风,有深厚的梨园文化做根基,再加上梨园村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的富民强村梦,一定能实现!”王凤彬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