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环路和枣乡街路口绿地旁边有垃圾堆,太影响市容了!”7月5日上午9点,在茌平区文明市民巡访团工作群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崔刚看到文明巡访员王立芝发来的3张“垃圾堆”图片后,马上转给园林养护所副主任毛传敏。
“我们马上处理。”9点15分,毛传敏带着环卫工人来到现场,对垃圾进行清理并补种上绿苗。9点45分,“旧貌换新颜”的图片发回巡访团工作群,文明巡访员王立芝在群里“竖起大拇指”为高效的清理行动点赞。
文化南路积水,10分钟后清理完毕;龙山南街中段大树被风刮倒,横在马路中间阻碍交通,5分钟后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开始清理……自成立文明市民巡访团后,茌平区创城办工作人员每天对工作群内各类问题诉求、处理意见、工作进度进行统计通报,每位文明巡访员每周上报不得少于5条有价值的信息。在文明巡访员的监督下,创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群众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问题的整改和落实,市民文明巡访团的成立可以使群众监督更加系统、权威、长效,也可以调动起群众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冰说。
为更好地发挥文明巡访员的作用,茌平制定了《茌平区文明市民巡访团工作办法》,建起从社区到街道再到区级的三级巡访网络,形成一个由下至上的“巡访链”。“我们积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要求,对广场、公园、绿地、景区、背街小巷、村(居)、商场周边等城乡环境进行监督,对遛狗不拴绳、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公共设施、躺卧公共座椅、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谈及巡访工作内容,文明巡访员王先生如数家珍。
茌平区178名文明巡访员“上岗”,为城市文明“站岗”“挑刺”,有效促进了创城工作的开展。在此之前,市民遇到创城方面的问题,需要跟部门联络人进行联系,再由联络人层层上报,现在文明巡访员发现问题后,直接反馈到工作群中,办事效率大大加快。据统计,仅7月9日这一天,就收到40多条信息,包括街头垃圾清理、小广告治理、志愿者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