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东昌府区沙镇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心用力用真情,扶贫扶志扶信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埋头苦干,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就业、生活生产等遇到的困难,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振静 帮卖洋葱的热心肠
孙振静,沙镇镇人民政府科员,帮包朱东村4户贫困户。孙振静帮扶工作认真细致、用心用情,受到贫困户的广泛赞誉。
前段时间,孙振静和别人聊天时听说侯家村贫困户田学师家的洋葱卖不出去,收洋葱的商家出的价格也很低。听闻此事后,孙振静立即联系“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发动志愿者进行购买,从照顾帮扶贫困户出发,大家购买洋葱的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且无论大小一样购买。你买20公斤、我买50公斤,共计帮助田学师家卖出2500公斤洋葱。
虽然2500公斤洋葱总价不到1000元,但孙振静的这种“热心肠”正是帮扶干部应该具备的。
邵景燕 做贫困群众的“家人”
邵景燕,沙镇镇经管站站长,为人直率、做事干练,帮包前李村5户贫困户。
初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帮扶时,性格直爽的她直呼“家里太脏了”。因为她所帮包的这5户中多为独居老人,自身劳动能力欠缺,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生活环境较差。鉴于这种情况,邵景燕为贫困户购置床单、被罩、桌布,并为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床铺,俨然当作自己家一样收拾。一天、两天、三天……邵景燕一直帮他们整理着家务,这几户村民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了。邵景燕说:“老人有时候和孩子一样,要给他们做示范,有时候光说不管用,要做给他们看。”
像邵景燕这样“以身作则”的帮扶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像对自己家一样帮着贫困户“持家”,老人也把他们当成家人,干脆直接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帮扶干部,展现了深深的帮扶情。
吕军霞 夫妻搭档暖人心
吕军霞,沙镇镇人民政府科员,帮包向庄村4户贫困户,其爱人是沙镇镇诊所医生,且为东昌府区“情暖水城”众筹平台志愿者。夫妻双方均参与了沙镇镇脱贫攻坚工作。
吕军霞经常与贫困户倾心交流,为他们打扫院落、整理厨具,并为贫困户购置床单、被罩、窗帘等生活用品,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她说:“既然帮扶,就要像对亲人那样,看到亲人过得不好总想帮一把。”在吕军霞的带动下,她的爱人也自愿当起了志愿者,通过众筹平台为沙镇镇贫困群众争取床、橱子等家具,让贫困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夫妻俩做的事情虽然不大,但温暖了人心。
付瑞霞 千里寻医感人肺腑
付瑞霞,沙镇镇组织办公室科员,她负责帮扶贫困户李立卫一家。李立卫的孩子李逸宸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形消瘦、病痛缠身,生活无法自理。
付瑞霞通过多方联系专家,了解到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刘迎龙是治疗李逸宸所患疾病的权威专家,并于5月11日在潍坊市开展义诊活动。付瑞霞及村干部立即带着孩子奔赴潍坊市进行就医。最终虽因高风险、预后不确定等原因未能对李逸宸进行手术,但付瑞霞为贫困户“千里寻医”的事迹感人肺腑。
刘庆龙 扶贫助困有“绝活”
刘庆龙,沙镇镇公路办主任,帮包湾里村5户贫困户。因常年在田间地头穿梭,他看起来像个“庄稼汉”。
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刘庆龙有一个“绝活”,那就是对帮扶户家中情况“如数家珍”。家中孩子在哪里上学,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叫什么、电话号码多少;每户应该享受什么政策,已经享受到了什么政策;每户家里几亩地,原来种的什么、现在种的什么,能收多少钱……这些情况刘庆龙一一记录,并能一一道来,他说:“我必须知道贫困户家的所有情况,才能对应地找到帮扶措施。”
像刘庆龙这样的人只是广大帮扶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是脱贫攻坚一线的一面旗帜,做着千千万万帮扶干部都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