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修理电器,有这一身本领,在家闲着干啥,出来打点工,挣点钱,不能老指望政府。”7月1日,在高唐县尹集镇桃园社区,记者看到了正在收拾家务的赵玉华,100多平方米的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布置得简单又温馨。
赵玉华是桃园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父母80多岁了,身体不好,经常吃药,妻子几年前也患了脑梗,整个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生活十分困难。自从村里和镇上给他办理了低保,给予他政策上的照顾,他的生活才没有那么吃力。
2013年结合合村并点和土地增减挂政策,桃园社区改造居民楼房,着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赵玉华一家人从旧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原来是棉花厂的工人,在厂里的时候就维修设备。后来厂子解散了,就在家附近的恒昌棉业打了一份工,老板看我手艺不错,留下了我。我现在一个月固定工资2000元,一年能挣2万多元。”赵玉华笑着说
一年2万多的务工收入,对于赵玉华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钱,他干得越来越起劲,家里的生活也有了奔头。其实,像赵玉华这样在家门口打工的村民还有很多。
赵玉华所在的桃园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社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广场、超市,幼儿园、饭店应有尽有。社区对面是镇工业园,园内有10余家规模企业,可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让社区内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中,坚持‘两区同建’的发展思路,依托木材加工产业,建设中心工业园区,方便周边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就近务工,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脱贫工作的质量,让贫困户的收入来源从单一的农业经营收入变为以务工收入为主、农业经营收入为辅的模式。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未来会有更多优质的企业加入,也会给村民提供更多精准化岗位,让大家都得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实惠,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尹集镇党委书记王京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