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家长放下焦虑 孩子快乐学习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7-26 19:20:07

  目前,小学生已经放假,许多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弥补孩子因为疫情耽误的学习时间。但孩子们却不一定买账,有的孩子认为假期就是用来玩的,因此,家长和孩子之间因暑期时间的安排爆发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马瑞鸿建议,家长首先放下焦虑,不要担心孩子的功课因为疫情而被耽误。家长如果急切地督促孩子学习功课,让孩子没有了休息和娱乐时间,可能会适得其反。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误区。”马瑞鸿当过多年教师,她表示,家长认为孩子多看书、多做题的想法并不正确。她介绍,小学阶段不需要一刻不停地伏案学习,小学生学习途径有很多,比如到田野中去亲近大自然,观察麦子的成长和金黄的麦穗,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用途及繁殖方式,还可以赤脚走在松软的土地上感受土地的软硬,体验种子的生长环境,或者聆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有些家长认为这不是考试内容,但马瑞鸿发现,这些跟考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麦子的成长、收获为例,网上有很多作文写的是秋天收割麦子,这一方面反映了网络编辑不用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根本不了解这些常识,所以写出了错误的文章。目前,考试越来越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了解这些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马瑞鸿也发现许多孩子因为被困在钢筋水泥之间,终日与电子产品为伴,所以他们各项感官迟钝、麻木、不够敏感。对于其他人的需要或者生活中的变化,因为缺少一颗敏感的心,所以熟视无睹,更谈不上“耳聪目明”。马瑞鸿说,孩子童年、少年时期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还是很有必要的,大自然就是不错的训练环境。

  马瑞鸿建议,家长应该想办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探索课外知识的兴趣。她说,小学每册书中的知识点不过十几个,十几堂课足以掌握。因此学生没有必要天天学、天天分析、天天做练习,而是应该大量地扩大阅读量。她曾经听过一堂优秀教师示范课,当时老师给一年级小孩教授生字“灭”,这位老师先在一个烧杯里点了火,然后教给大家“火”字的写法,随后在烧杯上盖了一块玻璃,火慢慢熄灭了。随后,老师告诉大家,火上加一横就是“灭”。老师还借此扩展知识告诉大家,空气中的氧气叫“助燃剂”,如果把空气中的氧气与火隔绝开了,火就会灭了,这位老师还教给了大家灭火知识及逃生技巧。这堂课,孩子们听得很认真,马瑞鸿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才是有意思的课程,会让孩子真正受益。”

  有的家长担心学习时间不够会影响今后的成绩,马瑞鸿表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接待过许多厌学、休学的孩子,经过她的开导,孩子们放下了心理包袱,解除了心理困扰,后来也考上了大学。所以,她认为,在基础学习阶段课本知识、考试内容完全可以压缩学习时长,不要让孩子成为书呆子,而是要他们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要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敏感度。

  马瑞鸿建议家长以更广的视角看待学习,这样才能密切亲子关系,减少与孩子的对抗,让孩子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