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村级公益岗 脱贫添保障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11 16:42:46

  雨后的村庄,树绿花红生机勃勃,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村户房顶上,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闪闪发光。8月7日上午10点左右,“脱贫攻坚一线记者行”的媒体记者走进开发区北城街道东鲁村,却发现村庄里安安静静,几乎看不见人走动。

  “这个时间,村里人大都外出了,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在村委会大院里,记者见到了贫困群众鲁之芳,他刚结束了一轮巡逻。

  “我是治安巡逻员,每天骑着车子在村里巡逻,看到不认识的人就上前问问,看到哪里环境卫生不行,就通知保洁员一声。”今年66岁的鲁之芳老实巴交、不善言辞。

  鲁之芳是村里的低保户,他和老伴因患病常年吃药,让家里落下了饥荒。干不了重活,他就把家里的一部分地流转出去,留下一亩多自己侍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今年7月1日,村里和我签了一份协议,让我当治安巡逻员,一个月给500元钱,还能照顾家。”说起公益岗,鲁之芳高兴地说,“有了这份收入,我们老两口的日子宽裕了,看病吃药没问题了。”

  与鲁之芳同时上岗的还有贫困户王景全。王景全肢体四级残疾。他会修鞋,往年赶集摆摊,挣点钱补贴家用。今年受疫情影响,小生意停了,收入没了。走上村里的公益岗,着实让他“没有想到”。“去年我做小生意挣了3000元钱,现在公益岗一年下来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这是政府在帮咱。”王景全说。

  东鲁村是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1户。近年来,村里按照“土地流转+产业扶贫+政策兜底”的扶贫思路,流转土地133.34公顷,让贫困户直接受益;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每年对贫困户进行差异化分红。特别是对10余户享受政策兜底的贫困户,村里通过专干帮扶、邻里互助、设立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这是村里专门给贫困户找的营生,分片包干,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一年给6000多元钱,干不好哪行?”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新活计,鲁之芳和王景全格外珍惜。“咱农村人图踏实,靠双手挣钱,腰杆子才能硬起来。”他们两人一个负责村东,一个负责村西,每天早上、晚上骑着车子沿村巡逻,没事就上街走走,看看谁家大门没锁好,捡捡路上的垃圾。

  “夏天一到,村里垃圾箱附近苍蝇乱飞。他们看到了就提醒按时打药,垃圾清运也及时了。村民们反映村里苍蝇少了,环境好了。”东鲁村党支部书记鲁善忠说。

  村里美了,村民幸福指数高了。如今的东鲁村产业兴旺,家园洁美,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哪能想到有这样的好光景。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了。”王景全一家摘掉了贫困帽,他掰着手指对记者说,公益岗工资、扶贫产业分红,再加上土地流转,今年全家收入能到15000多元,万一有了病还有保险和临时救助,再也不担心因病返贫了。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开发区建设了27个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2321万元,年收益达160万元。在差异化分配收益的同时,开发区加大扶贫公益岗位的开发力度,从2018年开始先后设立了环卫保洁、巡逻值守、疫情值班、治安巡逻等公益岗位360多个,安置辖区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年均增收4200元。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