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倡守信风尚 扬诚实美德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11 17:08:23

 

客户经理向明庆华(左)介绍信贷政策

  8月5日下午,阴雨绵绵,却挡不住东昌府区堂邑镇罗屯村村民明庆华出门迎接客人的热情。“咱聊城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要来我家走访,我得赶紧出来迎迎。要不是他们,我哪有今天这样的好生活啊!”明庆华兴奋地告诉邻居。

  今年58岁的明庆华,曾因生意失败、家庭出现变故,一度无力还款。他并没有因此而恶意拖欠贷款,而是重振旗鼓,靠外出打工、省吃俭用,一点点还清了全部欠款,用6年的坚持书写了“诚信”二字。

  回忆起过去6年的生活,明庆华颇有感触地说:“还清在聊城农商银行的贷款后,我顿时感觉身心轻松了许多。在这6年间,是聊城农商银行一次次向我伸出援手,让我顺利渡过难关、走出困境,重新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生意受挫 银行伸援手

  “原本,我是带领工程队在建筑工地上承揽一些小工程,也积攒了一些钱,就想转行做生意。”明庆华说。2011年,明庆华投资近2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厂房,开始做起了豆油加工的生意。由于资金不足,他从聊城农商银行贷款60万元。

  钱投进去了,厂子也运转起来了,但是明庆华生产的豆油加工成本高、利润低,再加上市场行情也不太好,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屋漏偏遇连阴雨,2014年,父亲突然遭遇车祸,妻子又被查出身患癌症,一次次沉重的打击让明庆华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那一年,我家的生活过得最艰难。生意不顺,家庭又连遭不幸,根本无力还贷款。”为人正直的明庆华,在村里有着不错的口碑,“尽管如此,我依然坚信,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讲诚信。我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把贷款还上。”

  得知明庆华的实际困难后,聊城农商银行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决定为他办理转贷业务,帮助他渡过难关。

  “由于当时我没什么抵押物,在农商行办理的是由担保人担保的保证贷款,这也就意味着,每次转贷时,我都要去找原来的那几位担保人继续为我担保。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每当贷款到期时,聊城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积极帮助办理转贷手续,甚至提供上门服务,现场办理签字手续,为我转贷提供了最大便利,6年间,从无间断。”明庆华说。

  引导群众诚信做人、诚实做事,倡导文明诚信良好风尚是聊城农商银行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该行高度重视诚信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自身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信用知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对诚实守信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该行坚持不离不弃,实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坚持与面临困难的客户共渡难关,为守信者提供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让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群众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坚守诚信 金融来助力

  2014年下半年,明庆华的父亲、妻子相继去世,他和两个儿子商量,决定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还贷。于是,明庆华关掉了豆油加工厂,重操旧业,又组建起了工程队。“‘信用’二字最珍贵。我要一笔笔地把我欠下的这些钱还上,就得找个最稳妥的赚钱方式,所以又干上了老本行。”他这样说。

  对于当时的明庆华来说,组建工程队并不难,难的是要垫付一部分资金。聊城农商银行得知他的想法后,主动上门,详细了解情况,并再次伸出援手,向其发放贷款5万元,让明庆华有了“启动资金”。

  “那笔贷款,真就是雪中送炭啊。没有那笔钱,我就没办法组建起工程队,也就不可能挣到钱还清贷款。”明庆华感动地说。有了启动资金,明庆华很快组建起工程队,重新开始了工地打工的生活。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明庆华坚持一边干活赚钱一边一点点地还贷款,终于在今年还清了聊城农商银行那笔60万元的贷款。

  “在汇出最后一笔还款的时候,那块在我心头压了五六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明庆华说,“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就是最大的财富’这句话的分量。这不,我刚还完贷款,而工程上又需要部分资金,聊城农商银行随即就为我办理了‘复工贷’,利率低,也不用找担保人,额度还高,非常实惠。‘诚信’二字值千金,这就是诚实守信的好处啊!”

  信用变资本,群众得实惠。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的文明环境,聊城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信用贷产品,将家风优良、文明诚信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本,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守信用”带来的红利。同时,该行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贷新模式,将普惠金融送到千家万户,确保金融服务无缝隙,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聊城农商银行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帮助更多群众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

  聊城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树起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让诚信之风吹拂聊城大地。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