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雨水勤,我得随时做好准备,及时清理雨水和垃圾,让大家伙儿放心出门。”8月25日,家住高新区韩集镇张庆雨村的张连恩走出了家门。张连恩是张庆雨村的贫困户,现在是村里的环卫工。他每天早早扛着扫帚“上岗”,干起活来格外用心。张连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月能领到公益性岗位环卫工工资300元,再加上其他各类补贴、分红,每月能拿1000多元钱,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对他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以改善家里的贫困状况。
和张连恩一样,张观振也是韩集镇的一名贫困户。因为身体原因,张连恩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一直靠低保生活。韩集镇扶贫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张观振的实际情况后,主动上门与其沟通,在交谈中得知他符合条件并有就业愿望。工作队按照要求和程序及时上报民政部门,并结合岗位设置等具体情况,把张观振安排到了公益性岗位上。这样,张观振每月能多挣600多元钱。“我主要负责打扫村里卫生,劝导村民保护环境。”张观振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公益性岗位,他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生活费。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变得越来越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促进贫困户就业,今年以来,韩集镇精准施策,出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公益岗位安置实施办法,针对那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群众,设置劳动保障信息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这些公益岗位,既能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又能让农村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善,实现了“摘穷帽”与振兴乡村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