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茬葡萄马上成熟。”初秋时节,走进开发区广平乡颜庄村扶贫大棚基地,正给葡萄整枝疏果的贫困群众颜成旺告诉记者。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在给新棚打孔插架……
颜庄村曾是广平乡有名的贫困村,村里一半以上居民都是贫困户,房屋破旧没钱修,村集体没有收入。
脱贫致富离不开特色产业。村里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重点打造以种植“订单葡萄”为主的扶贫产业基地,采用“村集体+租赁户+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建造大棚61座,总面积近20公顷。
“村里原来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没有大的产业。种植葡萄能不能带来预期的效益,大伙儿一开始心里都没底。”村党支部书记梁树清说。2015年,颜庄村利用15万元,扶贫资金建了9个冬暖式大棚和2个拱棚,这是颜庄的第一批扶贫大棚。梁树清召集党员共同商讨建棚事宜:“大棚我们是第一次建,葡萄也是第一次种,但是这件事既然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就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好,让群众受益!”从建棚到葡萄苗下地,每个环节,梁树清都精打细算。
葡萄丰收了,如何打开销路呢?梁树清说:一靠产品好,不管博洋9号甜瓜,还是藤稔葡萄,甜度高果实饱满,深受客户欢迎;二靠规模种植,产量大,吸引批发商;三靠服务,村里对生产基地集中管理,村民在地头上就能交易,相比较其他批发市场,村民们态度好又没有市场中介费用,节约了批发商的成本。
不仅如此,颜庄村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借助新兴媒体进行直播带货,推出从大棚到家一站式服务,送货上门……几年来,葡萄种植项目运行良好,收益稳定。
“我在葡萄坐果前间作了西瓜,能多收入一两万元。”颜成旺说。颜成旺的妻子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还有80多岁的岳母需要照顾,家庭十分贫困。扶贫葡萄大棚的建设,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颜庄村在原有大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利用扶贫资金,进一步扩大大棚种植面积,并将新建大棚租赁给有经验的农户,按照投入资金的6%收取租金,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产业稳定发展,村民有了致富的门路,吸引了颜庄村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自主创业。如今颜庄村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用颜成旺的话说,现在的生活是真正甜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