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增收,产业是基础。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莘县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更加精准的帮扶举措、更加科学的创新产品、更加贴心的服务方式,发掘贫困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金融服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金融动力。截至7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5619笔5.03亿元,帮扶带动贫困群众5655户1.35万人。
“以前家里就三亩多地,一亩地一年收入几百块钱,吃喝都不够。想在家里再建个棚种点蔬菜,但是没钱,建不起来,借也借不着。”8月28日,在自家新建的蔬菜大棚内,莘县王奉镇邢疃村村民陈同顺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2018年的时候,我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咱们莘县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解决了我的困难、圆了我的心愿,让我成功建起了蔬菜大棚。如今我经营的两个大棚每年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邢疃村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为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增收,莘县农商银行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与村“两委”加强沟通交流,确定了通过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带动他们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脱贫的思路。然而,村里的贫困群众却顾虑重重。“建一座大棚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贷款一年一还,还不上怎么办?”陈同顺回忆说,“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积极性都不高。”为消除贫困群众的疑虑,莘县农商银行主动承担起支农、惠农责任,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他们组织客户经理进村入户深入了解大棚蔬菜种植户的信贷需求特点,根据不同蔬菜品种投入产出的周期,创新研发了3年至8年的中长期贷款——“大棚贷”,将还贷周期和种植周期精准匹配,满足了大棚蔬菜种植户从建棚到育苗再到田间管理等不同阶段的资金要求,彻底消除了贫困群众还不上贷款的顾虑。
“大棚贷”的推出,让邢疃村40户村民获得了莘县农商银行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发展大棚种植产业的积极性,让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有了信心,更有了“靠山”。
“这款贷款产品真的不错,贷款、还款都很方便。有了资金支持,我准备再投资20万元建个蘑菇大棚!”尝到甜头的陈同顺兴奋地向记者谈起了他下一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