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山东盛德物流有限公司冠县分公司施工现场,压路机等路面平整机械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厂区路面进行平整和硬化。“等了两年,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该公司经理徐怀磊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施工的地块面积为3.52公顷,约是公司临时租用地块的3倍。项目建成后,每天车流量预计能达到500辆左右,是现在的5倍以上。
2018年6月,总部设在高密的盛德物流之所以计划在冠县成立分公司,看重的是冠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309线国道穿境而过。“打个比方,车辆从陕西运煤炭到日照,或是从日照运铁粉到陕西,途经冠县时,正好到了需要维护或加油的时候。”徐怀磊介绍,因此,冠县不仅适合物流业入驻,也给汽修、加油站等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按照公司最初的规划,需要用地13.33公顷。“我们是第一家迈出高密的分公司,不仅要做成,而且要做到最好。”徐怀磊说。但满怀壮志而来的徐怀磊等人却被浇了一头冷水:要找到满足需求的地块很难。在冠县政府部门的多方协调下,公司临时租用了一块1.33公顷的地块。“目前只能办公和停车,没有空间发展其他产业了。”徐怀磊说。他告诉记者,位于高密的公司总部,不仅有物流,还有配套的餐饮店、汽修店、加油站、4S店,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实现效益最大化。分公司也想按照这一模板来打造,但没有足够的空间,一切都是空谈。
正在此时,辛集镇相关负责人找到了徐怀磊等人,表示兴太集村北侧有一块闲置土地可以利用。早在2016年,就有一家地铁支柱制造企业计划在这里落户,土地征好了,却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入驻。2017年,又有一家制造重型载重汽车车斗的企业有意向入驻,但最终也未实现。土地的租金是每年每公顷22500元,对政府来说是一项负担。
政府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企业需要空间发展,双方达成协议。因徐怀磊等人对本地情况不熟,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辛集镇党委、政府以及冠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多次帮他们跑手续,有时候,镇党委负责人会因为一道手续在外面跑上3天。这种服务精神让徐怀磊等人深受感动,也坚定了他们在这里扎根的决心。“项目落地,既能给当地政府带来税收,还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有义务为该企业保驾护航。”辛集镇招商负责人马春信说。
盛德物流冠县分公司的落地,既是冠县“腾笼换鸟”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冠县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尝试。
冠县发展物流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时候,家里拥有一辆重型载重汽车,就意味着驶上了致富的道路。13年后,冠县本地重型载重汽车保有量达到8200余辆,物流公司达到283家,但大部分公司规模不大,有的公司只有3辆车。“放管服”改革后,企业准入门槛降低,每年有不少新物流公司注册。记者从冠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7月底,今年冠县有50余家物流公司通过审批。物流公司数量一多,难免存在“散、弱、乱”现象,并造成监管难的现实问题。
目前,冠县正在计划建设物流园,对中小物流公司进行整合。“盛德物流冠县分公司的入驻,使我们可以借鉴外地的成熟经验。后期,我们可以根据盛德的运行情况,不断调整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促使物流业达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效应。”冠县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负责人梁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