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以“本”塑“形”,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整顿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08 09:56: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信仰就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被奉为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而作风则是这种“信服和尊崇”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行为风格,二者是“本”与“形”的辩证统一关系。

  “信仰为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养成良好作风的思想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干部作风整顿必须从源头上整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抓好作风建设的“本”,是广大党员、干部养成良好作风的思想源头。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功夫,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树立为民、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形成一种正气昂扬的强大气场,才能不断增强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作风是形”——作风是衡量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与否的重要标尺

  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讲,皆是因为党员干部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放弃了信仰。不良作风积弊之深,延误了工作、疏远了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干部的优秀代表孔繁森、郑培民、沈浩、廖俊波等,无一不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们是勤奋、实干、有担当的群众贴心人,带给百姓的是亲民之风、务实之风、廉洁之风。

  “本正而形聚”——以实干担当之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干部作风整顿就应从“本”入手,在工作中见“形”,始终坚守“五心”,以实干担当之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一,要深怀爱民之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员干部信仰是否坚定、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民苦我忧,民贫我愧”正是爱民之心的写照。

  第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将精力和干劲儿放在事业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绝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第三,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各级干部要树立责任在心、担当在肩的强烈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敢想敢干、主动担当。

  第四,要有对法纪的敬畏之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应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讲政治、守规矩,做到身正身净。

  第五,要有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正确对待名利,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实干担当的优良作风。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