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发展60亩大球盖菇的话,一眼井恐怕不够。”“没事,那我们就再打一眼井!”9月3日,回想起自己一个月前与黄淑华的这段对话,聂阳仍印象深刻。正是黄淑华干脆的回答,让当时的聂阳打消了所有疑虑。
黄淑华是茌平区菜屯镇南海子村党支部书记,最近一直在忙种植大球盖菇的事情。聂阳是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为菜屯镇大球盖菇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南海子村是菜屯镇的“明星村”。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个村就在全镇率先通了电。1992年,村里修了公路,1998年,村里通了自来水。进入21世纪,该村又响应菜屯镇党委、政府号召,积极发展木皮加工产业。目前,该村有木皮加工厂100多家,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为发展壮大木皮加工产业,黄淑华付出了很大心血。2004年,黄淑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把建设南海子村木皮加工产业园一事提上了日程。她和村干部一起,连续数月盯在园区,通电、水、通路,终于在全镇率先建成了占地26公顷的产业园。之后,她又带头建了一家旋皮子厂。“一个皮子厂一年能赚10多万元。”“这个买卖挺稳当。”……在她的努力下,村民们对旋皮子厂有了新认识。2008年以后,该村木皮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南海子村也成为全镇木材加工产业的“领头雁”。
菜屯镇森林覆盖率超过40%,是鲁西木材加工产业强镇,有木材加工户1000多家。今年以来,面对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菜屯镇新一届党委、政府在做强现有木材加工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努力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7月初,该镇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德州市夏津县考察,尝试引进大球盖菇。
考察之后,黄淑华心动了。“一亩地的大球盖菇能产2000多公斤,市场价每公斤10多元,一亩地能收入好几万元呢。”在动员会上,黄淑华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说,“关键是咱村有优势,有现成的林子,现成的肥料。所以咱村应该带头发展大球盖菇产业,为村民增收拓宽新路子!”
说干就干。动员会后,南海子村成立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茌平区菜屯镇乡情农业合作社,黄淑华、商光富等人带头出资入股。只用了几天时间,合作社就协调了3.4公顷林下土地,并打了一眼机井,架设了350米的电线,还订购了100吨玉米芯、100吨枣树锯末。
“我们村愿当大球盖菇种植的‘先遣队’,希望能够为全镇林下经济发展蹚出一条新路,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黄淑华的话语中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