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自冠县县城驱车向东,沿张甘路北上,约20分钟后,一座玫瑰园映入眼帘时,记者来到了烟庄街道均庄子村。波光粼粼的君子湖,水花四溅的音乐喷泉……一处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可是,2003年前,均庄子村还是一座“老大难”村庄:村民关系复杂、矛盾多;村内街道全是土路;村内没路灯,夜间出行难……2003年,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冯英涛上任。村子为啥能大变样?冯英涛说,他的“法宝”,就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2005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却为村民带来了麻烦:积雪厚度超过0.2米,压坏了一些冬暖式蔬菜大棚。为帮助群众自救,天刚亮,冯英涛就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出门了。全村20余座大棚,分散在村外的三个方向。冯英涛挨座检查,看到谁家劳动力少,就帮着打扫积雪,或是帮忙把被压塌的大棚支撑起来。当他爬上其中一个大棚时,没掌握好平衡,身子一歪,从大棚上滑了下来。冯英涛疼得躺了好一会儿,又起身咬着牙把大棚检查完。当他将受灾情况如实上报后,回到家太阳已经落山了。忙了一天,冯英涛一顿饭也没顾得上吃。
冯英涛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村民浇水不便,他多方筹措资金5万余元,新打深机井5眼,清理河道1200余米,实现了以河补源、以井保丰、井河并用的农业灌溉新格局。同时,他投资4万余元,为近67公顷耕地打造地下水管网系统。管道总长达10000多米,其中每5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后来,冯英涛又响应上级号召,将自来水管通到家家户户,让村民喝上清澈的自来水。
济聊高速从该村村南经过,路两旁13公顷的土地需要绿化,任务非常艰巨。过去这里“年年栽树不见树”,原因是把树苗分给村民栽,村民为了保证庄稼长势,不愿让树成活。为解决这一难题,冯英涛组织村民出工,由村集体出工钱,将树栽下。村集体和村民约定,栽下的树成材后的收益按比例分成。而今,这18000余棵毛白杨生长茂盛,平均树干直径达0.2米以上,为村民带来看得见的收入。
无论是雪中伸援手、做好“水文章”,还是转变树苗管理模式,冯英涛的工作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后来的村党支部书记选举中,冯英涛全票当选。他感慨地说:“村民心里都有杆秤。只要一心为民,在他们心中就会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