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宣传民族团结的标语,诉说着村民的心声;一面面墙体宣传画,像镜子一样映射出村民之间的感情。
走进阳谷县张秋镇南街、西街和钱楼等回族居民聚居村,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让人感动。
作为一座千年古镇,张秋镇是阳谷县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乡镇之一,回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2%。前不久,张秋镇人民政府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守望互助
同村共庄,同班共校,同事共乐,在张秋镇大地上,回汉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回汉群众的心里。
“无论哪家有个大事小事,村‘两委’干部、周围邻居,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回汉两族群众的心越贴越近。”西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成说。
回族群众重修清真南寺,23户汉族群众主动捐款15600元。
南街村回族贫困户闫瑞山患突发性肾功能衰竭,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村民得知消息后,纷纷捐款,一天时间就筹集善款5万多元。
西街村汉族群众王玉海的妻子患白血病,回汉群众冒雨捐款,短短两个小时就募集善款5000多元。
……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在张秋镇,回汉两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故事讲不完。文化认同
初秋的清晨,南街村文化广场上,一群京剧爱好者聚在一起吹拉弹唱,热闹非凡。不远处,伴着欢快的音乐,一些身穿红色服饰的村民跳起健身舞……
“南街村舞蹈队在县里获过很多奖项,队员有汉族群众,也有回族群众,他们一起排练,一起演出,关系也越来越近。”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田仁昌说。
多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得益于张秋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它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群众心中。
张秋镇回民小学是阳谷县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回族学生占三分之一。“每年9月份,我们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事迹报告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张秋镇回民小学校长李善锰说,“这对树立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同发展
位于张秋镇工业园的阳谷鲁信清真食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肉食品加工企业,有员工1500多人,其中回族员工300多人。近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新希望六和等国内畜牧业巨头进行战略合作,产品成功打入中东市场。公司负责人沙克岭说:“公司汉族、回族员工团结一心,才有了公司的健康快速成长,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自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以来,张秋镇就与坐贾行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张秋人不仅深谙经商之道,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作风。南街村有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副食老店,3位股东有汉族人,也有回族人。“大伙儿都上心,这么多年来从没红过脸,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副食店发起人之一汤士庆说,“有劲一处使,有钱一起赚,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