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基础,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更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茌平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不懈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如今,遍布在城乡的现代化教学楼和树绿花香的校园已然成为培育人才的园圃,孩子们在这里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关键词: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夯实教育优先发展基础,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在茌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大至一所学校,小到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一项项贴心的惠民政策。2016年以来,茌平区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投资3.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1处,新建校舍17.14万平方米;投资4723.82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5处,新建校舍2.68万平方米。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近年来,茌平区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落地生根,首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让教育发展驶入信息化的“高速公路”。2018年6月,茌平区总投资513.69万元的录播室及互动课堂项目顺利投入运行。该项目为全区中小学新上标准录播室4座、简易录播室22座,同步课堂44个,加上先期建设的4处小学的标准录播室、3处中学录播室,实现了全区初中学校互连互通,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教学点)互连互通,乡镇中心小学与教学点互连互通。茌平区通过“名师课堂”“同步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个班级,同时为全区中小学区域教研、网络教研、提供设备及网络运行技术支持。推动教育信息化落地生根必须明确方向、找准重点。2018年10月,茌平区投资35.75万元,升级改造了41处互动课堂的听课端,实现了全区所有互动课堂的双向互动。2019年下半年,该区又投资111.74万元,为洪屯成庄小学、贾寨中心小学更新班班通设备24套,为杨屯中心小学新建微机室一座(46工位),购置笔记本电脑3台,为贾寨联合校装备录播系统一套。此外,该区还为肖家庄镇田庄小学更新班班通设备19套,新建微机室一座(46工位),85寸多媒体触控机1台,自动速印机1台。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全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师资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茌平区不断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县管校聘”体制机制。2017年,茌平区被选为聊城市“县管校聘”试点县,至今已连续三年全面推行“县管校聘”。通过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该区强化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管理功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促进师资科学、均衡配置。茌平区全力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引导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师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茌平区统筹安排使用协作区内教师资源,加强城区和乡镇学校之间教师的互动交流,各协作区加强了教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关系。同时,茌平区不断深化教师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乡村教师关爱机制,实施农村学校特级教师岗位计划,不断引进人才补充教师队伍。为提升校长规划发展学校和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茌平区教体局举办了2020年茌平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全区所有学段的校长,提升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领导能力。今年8月18日至24日,茌平区所有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和全体教研员参加了业务培训,各位学员认真学习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提升领导力。8月25日,茌平区教研室邀请聊城市教育局冯明才主任作了主题为《提升育人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报告,全区所有中小学校长、业务校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代表共计550余人参会。为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解读教材,茌平区教研室对初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推进“相约名师助力成长”茌平区中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这个工程涉及9个学科,今年9月中旬陆续开始,将持续一学年,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一线教师与专家同课异构和听专家作专题报告。茌平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以带动全区各学科教师扎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目前,全区共有齐鲁名校长、名师8人,省级教学能手10人,市级教学能手1000多人。
关键词:品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标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的追求,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为提高全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茌平区教体局创新教研方式,开展区域教研。该区的教研工作主要考虑满足两方面的需求:第一,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第二,教研形式变更的需要。由于初中各学科所需要师资的数量不一,语、数、外所需人员较多,生物、地理、化学等需要人员偏少,所以造成了学科组的教学研究氛围浓厚不一,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茌平区教体局分析其中原因后认为,有的学校生物、地理、化学任课教师只有两三位,甚至部分学校只有一位,长时间听课、备课、交流,彼此非常熟悉,缺乏新意,难免使研究深入不下去,陈旧、乏味、懈怠、职业倦怠等问题随之而来。因此,该区开展区域教研,要求所有参加的教师都要备课、评课,校长、业务校长也参与其中,为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茌平区教体局负责人看来,以往教研室去基层学校听课、指导,大多都是应学校之邀或遵照教育局关于对基层学校视导要求,对每一处学校的各学科开展听课、评课、检查、指导、服务等,这种教研方式主要是纵向教研,交流双方是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开展区域教研使教研方式不但有纵向交流,也有了校际之间的横向交流,这样出现了学术上交叉点、碰撞点,共识、共赢的局面也就出现了。区域教研的开展,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近年来,茌平区高中本科录取万人比、录取率逐年提升。2019年,聊城市全学段的教育教学现场会在茌平区实验中学举行。2016年的聊城市高中教育教学现场会在茌平一中举行。迎风展翅腾空起,乘势跨越正当时。十四五的大幕即将拉开,茌平教育也将重装起航。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茌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茌平区建设教育强区的宏伟蓝图必将成为现实,茌平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