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一条热线温暖一座城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17 18:22:34

  “您好,这里是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9月14日,在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的受理大厅里,接线员们一边耐心询问,一边飞快敲击键盘,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今,遇到困难和问题拨打12345市民热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聊城市民的一种习惯,这体现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近几年来,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党建促业务,扎实开展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把“三项教育”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之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当、作风优良、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的热线工作队伍。

  自2019年以来,12345市民热线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号”、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在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布的全国三百余条政府热线监测报告中,聊城12345市民热线连续两年在地级市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全国十佳热线”。

  民呼必应有态度

  走进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办公区的一面墙壁上挂着十几面锦旗,落款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烫金大字熠熠生辉。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党支部宣传委员范艳红边走边介绍,不管是春夏冬秋,还是大事小事,群众的呼唤就是全员工作的动力。

  “热线有130余名话务员,365天、24小时待命是热线工作的常态。”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冯鹏说,今年1至8月份,中心受理群众诉求97万余件,其中仅8月份日均受理量就达4779件。

  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团队拧成一股绳,就必须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为民服务的“先锋队”。

  “民呼必应”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12345市民热线把党员干部纪律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为导向,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素质提升,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彰显“一心一意为民生”的担当。

  “前不久,我市突降暴雨,热线话务量激增,刚下夜班的同志们顾不得休息,加班加点坚守在岗位上,确保热线畅通。”冯鹏说。

  接诉即办有速度

  12345市民热线一头连着辖区群众的“吃住行”和“困忧惑”,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要把热线办好,就要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为基层解忧,这是“热线人”的初心和使命。

  9月5日下午,市脑科医院急诊科医生致电12345市民热线求助,该院接收了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车祸患者,患者除身带一部手机外,无任何有效证件,无法确认身份,因患者生命垂危,希望热线协助查找患者家属。在接到医院来电后,市民热线急事急办,通过多方协调合作,2个半小时内便成功联系到患者家属。

  这是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接诉即办”的生动缩影。自4月1日起,中心在全市全面推行“一单通达”派单模式,截至目前共向11个县市区下属的三级办理单位直派工单82293件。

  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情绪疏导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好,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12345市民热线不断创新思路和工作举措,经过淬炼打磨,“12345,服务找政府”这一品牌,已成为聊城街坊巷里、市民游客耳熟能详的“金牌服务名片”。

  为民服务有温度

  在许多市民心里,12345市民热线是有温度的。

  热线的温度,外地群众也能深切感受到。今年8月份,济宁一位老人独自骑电动三轮车从济宁来到聊城,寻找当年的好心人以求当面答谢。因电动三轮车亏电,老人在路口寻求民警帮助,民警把老人安置到岗亭休息后,拨打12345市民热线。后来,在12345市民热线的协调下,老人被安排妥当,并于当日送回家中。临走前,老人连连致谢。

  服务群众用心,对待员工用情。疫情防控期间,12345市民热线员工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党支部组织热线员工子女,制作了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手抄报,开展了晒全家福活动,把手抄报和照片张贴在公开栏里,在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更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12345市民热线是个‘大家庭’,我们将家风教育作为机关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家风’促进‘作风’,营造‘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户生根,以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范艳红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