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东阿农商银行金融辅导队正在企业车间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血脉畅通,经济增长才有力。
今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作为全市农商银行的管理指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根据聊城市金融辅导工作协调小组统一安排,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迅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赢发展。
截至目前,在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的领导下,全市农商银行共组建9支金融辅导队,为102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0.59亿元,其中,共计发放人才贷4户,发放金额1300万元。
提升服务效率展现“农商速度”
坐落于东阿县工业园的聊城鑫泰机床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与销售数控机床、机床部件等产品的公司。疫情发生后,公司因科研经费支出较大,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口罩生产线一直难以投入生产。东阿农商银行金融辅导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在无抵押物担保的情况下,仅用两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贷款审批,向企业发放了低利率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辖内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扎根本土的地方性银行,全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人缘优势,点多面广、扎根县域的地缘优势和决策链短、反应迅速的效率优势,深入贯彻“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的工作要求,秉承“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对疫情期间相关授信、续贷业务,执行优先办理、快速审查审批政策。同时,全市农商银行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度,个人类贷款原则上当天受理、当天发放,企业类贷款原则上不超过3天,倒逼提升服务,精简流程手续,以“农商速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创新服务方式打出“农商品牌”
服务企业既要展现速度,又要体现温度。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市农商银行打破常规,以企业为中心,创新服务方式,针对不同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先后推出“抗疫快贷”“同舟助力贷”“增额贷”“复工复产贷”等20余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专款信贷产品。
为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市农商银行金融辅导员在走访过程中,分类建立台账,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缺乏房地产抵押、担保难的中小微企业,灵活采用第三方监管质押的担保方式,解决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对于生产经营正常、因疫情延误复工、还款暂时困难的企业,采取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帮助企业延续信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客户,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妥善制定解决方案,通过适度增加授信额度、调整还款计划、下调利率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落实落细政策彰显“农商担当”
高唐锦和渔业有限公司股东杨福贵曾荣获聊城市科学技术奖。高唐农商银行通过对企业进行评级授信,经过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在严格贷款程序的同时,仅用2天时间便为该公司发放500万元“人才贷”贷款,用于购买鱼饲料、养殖苗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金融动力。
在省联社聊城审计中心的引导下,全市农商银行在金融辅导工作中积极落实“人才贷”政策安排,抓住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进行支持的契机,结合“高层次人才清单”逐户对接,向其宣传“人才贷”信用贷款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等资金需求。金融辅导队成立以来,及时把各项利好政策落到实处,调整还款期限、结息方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为小微企业减息让利。同时,全市农商银行积极推广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政银保等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性产品,最大程度地让利客户,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减轻企业到期还款压力。通过辅导队,全市农商银行向企业发放“无还本续贷”27户、6.1亿元,为实体企业减费让利2800余万元,延期支付本息2.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