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冠县辛集镇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安排,通过夯实基层党建提供保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助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卫生院“长大”
9月15日,在冠县辛集镇卫生院医养中心施工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正在进行外墙喷漆和粘贴内墙瓷砖等工作。该院院长李建鹏告诉记者,该项目计划年底竣工,明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
辛集镇卫生院服务对象主要是辛集及甘官屯、范寨、贾镇等周边乡镇的居民,临清市南部、东昌府区西部、莘县北部的部分群众也慕名来这里就医,医院现有的197张床位已难以满足需求。
近年来,辛集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医养中心扩建项目正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可增加床位350张,不仅能缓解卫生院现有的医疗压力,而且能让周边群众享受到集医疗、养老、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治等于一体的全面服务。”李建鹏说。
贫困户富起来
近两天,洼陈村贫困户兰彩玉正忙着为葫芦加工作坊打磨葫芦。虽然平时不大出村,但兰彩玉干过的活却不少:加工木器、移栽树苗、树下除草……听到附近哪里有活,她就去哪里,平均每天都能挣六七十元钱。
前些年,兰彩玉的丈夫因病去世,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困顿。村里了解情况后,按照政策将她明确为贫困户,并为她的儿子申请“雨露计划”减免了学费。如今,享受着扶贫政策,兰彩玉每年有来自光伏、扶贫大棚等项目的扶贫收益4000多元。但兰彩玉并不满足,主动四处找活干,自力更生,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
近年来,辛集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项目促产业、以产业助振兴,走出了一条以扶贫项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大王庄、齐庄,高效温室蔬菜大棚扶贫产业项目共有春秋式拱棚19个、冬暖式大棚12个,项目收益都作为扶贫分红发放给各村贫困户。
村庄变“模样”
村庄要发展,抓好党建是关键。在辛集镇,不少村庄在“领头雁”的带领下,悄然发生着变化。
曾经的大王庄村,村集体没有收入,沿街院墙倒塌近半,村内多处杂草及腰,废弃坑塘影响村容。而今,大王庄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子海为首的村“两委”班子治理下,建起了文化广场,绘制了精美墙绘,村集体年收入也超过了11万元。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孟庄村。孟庄村村内道路和胡同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该村党支部书记温桂华上任后,积极协调筹集资金40余万元,发动群众捐款5万元,高标准修建村内道路0.7公里。他又发动村“两委”干部一起,从银行贷款12万元,购买了40万块红砖,硬化了1.2万平方米的胡同,方便了群众出行。
通过选优配强一批农村带头人,辛集镇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