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临清市老赵庄镇车子周村的集约大棚里,火红的西红柿像一个个红灯笼挂满枝头,映红了车子周村的好日子,也照亮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的致富道路。
“看这西红柿,长得多大,一公斤能卖两元多钱,市场行情好得很。”蔬菜大棚里,工作人员黑春生随手摘下一个西红柿,在手里掂量起来,“我们的西红柿都是订单式种植,送往北京、天津等地销售。”
车子周村是老赵庄镇的省定贫困村之一,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如何才能在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上“做文章”,让土地发挥最大经济效益?2015年,老赵庄镇政府联系到东方集团投资成立的临清市康千顷商贸有限公司,流转老赵庄镇车子周村、南丁村土地55公顷,规划建设了高效蔬菜温室基地。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发展蔬菜产业道路,基地成立后,该公司积极动员村民承包大棚,并且从寿光请来专业的技术员,定期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他们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品种,提升大棚种植效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专业种植人才200余人,蔬菜种植已经成为车子周村的主导产业。”康千顷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凯说。
“从2017年,我就来棚里干活了,平时工作很轻松,一天能赚100多元钱。”黑春生告诉记者。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公司还吸引了大量村民入棚打工,带动了百余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如今,车子周村已经由曾经的贫困村蜕变为该镇的模范带头村。
为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去年8月份,康千顷商贸公司又启动了占地20公顷的二期项目,新建1座蔬菜恒温库,2个净菜车间,1座连栋玻璃温室、1座球形智能温室,逐步将蔬菜产业推向智能化、集约化管理,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更多人就业,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