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22 17:05:50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教育。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十分必要。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与应用德育呢?

  欣赏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执教、灵活执教、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例如,通过《古建筑的保护》一课,让学生对中国古建筑的历史与作用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

  手工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懂得团结合作的意义。在进行美术手工课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做到“指导于无声处”;在学生需要指导时,做出关键性指导。比如,在《有创意的书》一课中,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个人聪明才智,把语文课中的故事编成一本书。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集思广益、动手动脑,更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助人为乐的乐趣。

  绘画课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课的比重比较大,是教学的重点。在《多彩的梦》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回忆印象深刻的梦,大胆想象,用独特方式表现梦境。在绘画的过程中,梦境中物体的大小、色彩、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与现实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学生们自己进行组织、协调,使整个画面美观和谐。

  技能训练,陶冶学生情操,自觉地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作者单位:高新区韩集乡季寺小学)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