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遍访、三提升、三评价”,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搭建起了政府与企业、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
高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上下联动,坚持“一线工作法”,当好“店小二”,走出办公室,上门为企业和项目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遍访企业”活动中,高新区坚持范围要“广”:从发改、工信、商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四大产业专班等部门选派骨干力量,整合现有企业服务队力量组成“民情书记”服务队,对辖区内所有企业,集中开展遍访;坚持聚焦问题要“准”:遍访企业,了解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政策宣讲、营商环境、政府服务的意见建议;坚持态度要“诚”:民情书记”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的理念,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情怀,耐心听、细心听;坚持方式方法要“当”: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可以现场答复的现场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形成问题清单,对不合理的要求耐心解释。
“在企业遍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方式真不错’‘高新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你们真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这也坚定了我们做好‘三遍访’工作的信心。”高新区经贸局的“民情书记”田晓东说。
“在‘遍访企业’中,我们也意识到,与企业和百姓的要求还有差距。遍访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知晓率低,有的企业只是一心发展,把所有的精力、人力、物力都用在了发展企业上,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实际上我们很多的政策都可以用来支持企业发展,我们在扶持企业发展上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样来自高新区经贸局的“民情书记”丁强对记者说。
在“三遍访”活动中,高新区建立“周五工作日+线上交流+集中座谈”工作制度,在将每周五作为“民情书记”工作日的同时,“民情书记”工作之余通过电话访问,与企业建立沟通渠道,了解企业情况,对问题比较集中的,采取集中座谈的方式,统一答复,提高工作效率。高新区建立问题研判分析制度,组织企业“民情书记”服务队成员,定期坐下来交流经验、交流民情民意、交流企业发展情况,研究分析企业意见办理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推动工作创新。
高新区还建立了问题清单制度,在遍访企业的过程中,“民情书记”根据遍访中收集的问题、12345市民热线平台反馈的问题,认真梳理企业提出的问题意见,建立遍访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期限和措施,最大程度上确保“三遍访”活动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