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真好,报销了俺家老人的医药费,你们还想着到家里看看我们!”9月17日,东昌府区医保局扶贫专班工作人员和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的医生到东昌府区张炉集镇张炉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洪兰家中走访时,王洪兰的儿媳小刘高兴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王洪兰是一名脑血管病患者,左侧肢体萎缩变形,语言表达有障碍,完全没有劳动能力,长期吃药花费多,经济负担重。但因为信息闭塞,她没有机会了解医保政策,错失了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的机会。为了解决像王洪兰这样的贫困户的长期用药问题,今年,聊城市医保部门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主动作为,开展慢性病筛查,改变原来的门诊慢性病鉴定模式,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办理,实现了贫困患者申报慢性病“帮办、代办、上门办”,确保全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医保慢性病待遇全覆盖。
聊城市各医保部门在医保系统中调取贫困人员近年来住院数据,由帮扶人、签约医生入户筛查,筛查出疑似慢性病患者。对在本地住院治疗的贫困人员,利用医保结算信息系统平台,组织专家审核其住院电子病历,实现贫困患者申办慢性病“零跑腿、零手续”。在开展线上鉴定的同时,聊城市各医保部门还开展了线下鉴定,对在外地住院的贫困人员,审核其外地纸质病历;对长期吃药又没住过院的,组织医疗专家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现场鉴定;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安排医疗专家携带检查设备上门会诊。
王洪兰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她没出家门、没提申请,东昌府区医保局就为她办理了慢性病门诊报销手续,减轻了她的购药负担。她的儿媳小刘每月替她到慢性病门诊买药时,只支付很少的自付部分就可以。
当天,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的医疗专家在给王洪兰测量血压时,发现老人的血压高达215/147mmHg,经询问,得知老人近期总是头疼,但因怕给孩子添麻烦,一直没跟孩子说。东昌府区医保局现场又为王洪兰办理了门诊慢性病增加病种手续,第一时间联系科室业务人员在医保系统内登记备案,下次王洪兰再买药时,就可以享受两种病的门诊待遇了。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对筛查出的6万名疑似患者进行了鉴定,占全部贫困人口的35.5%。符合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条件的有2.2万人,实现了贫困人员门诊慢性病待遇应享尽享。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医保部门逐一发放统一格式的“门诊慢性病办理情况告知书”,向他们解释政策,征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