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指导办事群众对办件情况进行评价。
“来政务服务大厅办事,还可以像在淘宝上购物一样作出评价!”9月22日,市民齐建强到聊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发现了“新变化”:每个服务窗口都摆放了评价二维码,办事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可以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服务好不好,我们说了算!”齐建强对这种服务追踪制度非常赞赏。
其实,作为全省试点地市之一,2019年,聊城市已先行先试,为今年全省推广服务追踪制度提供了样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再接再厉,制定了《聊城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推进方案》,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12月底前,全市将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快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做到每个办事企业和群众都能自愿自主真实参与评价,每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每个政务服务机构、平台和工作人员都接受评价,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多种评价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您好,陈先生,这是您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决定书,麻烦您对我们的服务做出评价。”9月22日,在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统一发证窗口,工作人员王超凡主动邀请办理业务的陈先生对办件情况进行评价。“必须给你们好评!一天就给我办完了业务,态度好、服务优。怎么评?”陈先生问。“您手机上有没有收到评价短信?您根据具体情况回复相对应的数字就行,回复短信是免费的。”王超凡说了具体评价方法后,陈先生立刻进行了评价。
除了短信评价,办事群众还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二维码评价,群众可以在服务窗口扫描省统一下发的二维码,通过“爱山东”App、“山东一网通办”微信小程序进行评价,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评议卡评价,暂不具备条件的基层服务点可提供书面评议卡,企业和群众填写后投入评议箱,没有在服务现场作出评价的企业和群众可在5个工作日内补充评价;网页评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聊城站设置了“好差评”功能模块,群众在投诉与评价栏输入办件编号、密码,就可以对在网上政务大厅和实体服务大厅(窗口)办理业务的情况进行好差评;综合评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部门还可以通过12345市民热线电话、电子邮箱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
保障评价效果重视结果运用为保障评价人自主自愿评价的权利,聊城市强化评价人权益保护,要求不得强迫或干扰评价人的评价行为。鼓励办事企业和群众实名评价,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保护评价人信息,规范信息查询权限。对泄露评价人信息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建立差评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根据“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收到差评和投诉后,业务办理单位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回访核实。对情况清楚、诉求合理的,立行立改;对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说明理由,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对缺乏法定依据的,做好解释说明。核实为误评或恶意评价的,评价结果不予采纳。核实整改情况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向企业和群众反馈,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反馈。做好差评回访整改情况记录,实名差评回访率要达到100%。截至目前,通过短信评价、二维码评价等方式,市级部门共收到群众评价12744件,群众办件满意率达99.83%,对收到差评的部门,发函要求其整改,限时办结。
定期将政务服务情况、企业群众评价、差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对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要进行内部通报,必要时在媒体上曝光,推动形成愿评、敢评、评了管用的社会共识。
健全政务服务奖惩机制。将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纳入绩效评价,作为政务服务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反复被差评、投诉后,故意刁难甚至打击报复企业和群众的部门或工作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及时查处刷好评或恶意差评等弄虚作假行为,确保“好差评”结果真实、客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