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用心帮扶 催开幸福之花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27 17:08:33

  “要是没有市直机关工委的支持,俺这日子都过不顺溜儿,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筹齐学费都是个难事。”提起之前的艰难生活,高新区顾官屯镇枣寨村贫困户冯晓林难掩苦涩。

  五十余岁的冯晓(化名)患有癫痫,妻子体弱多病,家里有两个孩子,2018年,女儿大专毕业,儿子今年毕业。没有被评定为贫困户之前,夫妻两人靠着几亩地供孩子读书,沉重的学费开支让夫妻二人难以为继。冯晓回忆,仅2016年,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就达到6万元,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要是没有政策扶持,两个孩子都念不了书。”冯晓说。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下拨扶持资金,为村里的3户贫困户每户捐建了4个大棚,冯晓家就是其中之一。“4个大棚占地4亩多,冬天种西瓜,夏天种蔬菜,赶上市场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冯晓介绍道,“因为是二级伤残,国家每个月还能补助80元钱,日子好过多了。”

  冯晓的两个孩子上大学时,享受雨露计划,儿子两年学费全免,女儿上学时,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还为她送去3000元资助费用。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帮助下,冯晓家实现了脱贫。

  心系贫困户,帮扶暖人心。同村村民冯领(化名)的妻子是聋哑人,被评为一级残疾,孩子在上高一,照顾妻子、抚养儿子的重任落在冯怀一个人身上,他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着家里的一亩多地维持生计。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第一书记”张庆国驻村后,帮助冯怀的孩子申请了“雨露计划”,日常生活中还为其送去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品,帮着打扫卫生,冯怀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中。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帮扶枣寨村以来,竭力帮助贫困户纾困解难,从帮助贫困户减轻生活压力到修桥修路,时时事事展现了敢于担当的机关本色。

  水泥铺的支部大院、整体粉刷的墙面、崭新的会议桌,还有智能播放机……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帮助下,枣寨村党支部的办公场所得到有效改善。

  民生面前无小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耗资1万元为枣寨村换了路灯,又拿出5万元修了桥,还斥资硬化路面,联合市人民医院内科党支部专家为村民义诊,同时组织专业演出团队为村民送节目。

  “相声、舞蹈、小品……这些节目都是老百姓爱看的,每次活动现场都坐满了人,那可真是热闹。”枣寨村村党支部书记冯忠苓说,“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还给我们村里建了一个小广场,买了篮球架、健身器材,方便群众休闲娱乐。”

  “不用出远门,还不用花钱,在家门口就能理发,社会真是越来越好了。”9月14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一剪美职业培训学校来到枣寨村,开展义务理发活动。村广场上,理发椅一字排开,理发师们从中午一直忙到傍晚,排队理发的村民络绎不绝,其中有很多是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人。

  “最近生活咋样?”“有什么困难记得提出来。”每次走访慰问老党员时,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工作人员都会与老党员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老党员为祖国的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老党员感受到党的温暖。”张庆国说。

  走群众路线,解百姓忧虑;定扶贫策略,暖一方群众。他们饱含真情、踏踏实实地做着扶贫工作,付出真情,为百姓群众送去更多的关爱,不遗余力的帮扶,在广阔天地催生出幸福之花。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