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近20公斤重的铅衣,长期在介入导管室中与X光射线为伴;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救生命……这是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真实写照。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们说,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脸,内心便充满了喜悦。
介入技术 疏通“生命之路”
“多亏了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也多亏了贾忠伟主任。”9月15日,在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里,大病初愈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不同于刚来医院时的痛苦难耐和沉默不语,马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马先生今年57岁,十几天前,他突然感到胸闷、心慌,儿女们立即将他送到当地镇卫生院治疗,但病情仍有反复。后来,儿女们将马先生送到了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他迅速脱离了危险。
“真没想到,从大拇指旁穿根细导丝,做个小手术就能解决心脏的大问题!”马先生兴奋地说。马先生所说的小手术,是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引以为傲的远端桡动脉介入手术。相比股动脉介入术和桡动脉介入术,远端桡动脉介入技术更安全,并发症更少,患者的花费也更少。
“多耽误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风险”,这是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贾忠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心内科经常接诊像马先生一样的患者,医护人员总能第一时间为患者明确诊断,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人文服务 彰显大医情怀
在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看来,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要常怀一颗仁心,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医疗设备会释放大量的放射线,医护团队每次手术前都要穿上铅衣,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的身上全是汗水。“我们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在心内科副主任张力鸥眼里,每一次心脏手术,都是同死神赛跑,只要能挽救生命,再辛苦也值得。
良好的沟通,能温暖患者心房。“人的心脏好比房子,血管就像房子里的通道……”张力鸥经常用这种形象的方式跟患者和家属交流。这种方式,架起了和谐医患关系之桥。
有位年过六旬的大爷,冠心病十分严重,经常胸闷,血管硬化严重,大爷却还只愿通过输液治疗。医务人员建议他手术治疗时,他很抵触。面对患者的强硬态度,心内科护士长吕红英和其他护理人员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更耐心地为患者解释手术的优点。后来,这位老大爷终于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接受了治疗,最终重获健康。
以心为灯,愿做生命的守护天使。今后,鲁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用心做好“护心人”,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