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全力以赴守护卫运河临清段水质安全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29 09:50:51

 





  9月8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聊城市8月份地表水环境质量,国控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为0.72mg/L。这个数据的公布,意味着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均值已由1-5月份的1.45mg/L降至1—8月份的1.22mg/L。

  高氟区氟化物治理是一个全国性难题。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月均值虽然仅降低0.23mg/L,但就我国目前的氟化物治理水平而言,这仍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由此也能看出,聊城市在治理氟化物上付出的艰辛。

  卫运河生态基流匮乏是另一个原因。今年1—5月份,卫运河上游断流,下游仅有临清市排水。卫运河临清段全长44.18公里,仅靠本地排水难以维持有效径流,再加之河水蒸发和农田灌溉,导致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偏高。3副“灵丹妙药”

  过去的三个月,邓鑫显得格外忙碌。作为临清市唯一一座工业供水水库——南水北调一期续建配套工程张官屯水库的负责人,他每天都要忙于协调水库新增用水企业的供水问题,有时忙的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

  “目前,共有10家企业用上了这里的水,水库日供量由之前的3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5.5万立方米。”邓鑫用一组数据,展示了他这三个月忙碌的成果。而在这之前,张官屯水库一直处于无工业企业问津的窘状。

  这座水库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水源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引自长江,水中氟化物浓度仅为0.6mg/L,还不到临清市地下水氟化物浓度的1/3。但因其售价高于企业自己开采地下水成本,所以使用率一直不高。

  张官屯水库使用率突增,原因在哪?这与降低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的一副“药方”有关。

  “降低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最关键的是降低入河排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和保障卫运河临清段生态基流。”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王仲舒,介绍了工作组共同研究确定的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治理方向。

  临清市境内,主要有中冶纸业有限公司和临清市污水处理厂将废水排放到卫运河,降低企业排放废水中氟化物浓度有两个办法:寻找水源替代企业自采的氟化物浓度较高的地下水和增加企业氟化物去除工艺。

  张官屯水库便是一处理想的替代水源。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联合水利部门,对将废水排入卫运河的企业进行了逐一走访,劝说他们使用氟化物浓度较低的长江水。目前,使用长江水企业数量已由最初的1家增至10家。

  针对临清市污水处理厂无氟化物治理工艺的现状,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申请环保专项经费150万元,聘请技术公司对其实施除氟设施改造。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氟化物浓度已由原来的1.8mg/L降至1.3mg/L。

  卫运河是季节性河流,常年处于断流状态。在上游无有效来水的情况下,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积极协调位山灌区管理处,自6月份起利用三干渠现有水利设施引黄入卫,增加卫运河生态基流,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

  通过采取水源替代、增加除氟工艺和保障河道生态基流三项措施,目前卫运河油坊桥断面的氟化物浓度已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国家人工采测分离数据,其氟化物浓度均值已由1—5月份的1.45mg/L降至1—8月份的1.22mg/L。

  100公里的“守护”

  从聊城市开发区当代国际大厦到临清市卫运河油坊桥断面,全程100公里。自7月1日起,聊城市安科安全生产教育科技中心采样员闫光帅和周厚才,每日都在往返于这两地——在临清采集水样,送回聊城进行检测。

  9月22日早上8时,他们又出发了。这天,路上有点堵车,耽误了时间,二人到达油坊桥断面已是两个小时后。停车的地方距水样采集地点还有一段路程,闫光帅和周厚才只能拎着采样器皿,徒步朝目的地走去。

  “水咋这么少了?昨天还挺多的呀!”周厚才走到河边,提高了语速和分贝。

  “那边能过去吗?”闫光帅在他身后追问。

  “有走过的脚印,应该能过去。”周厚才抬头看了看远处,告诉闫光帅。

  二人要去的水样采集点在河道正中。抵达那里,需要跨越河边泥泞的浅水区。“平时在河边采样就行,今天水位太低,河边的水不流动,影响水样检测数据。”到达采集地点后,周厚才解释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闫光帅和周厚才配合很默契,一人取水,一人用容器承接,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水样被存放在两个瓶子中,一瓶用于检测氟化物浓度,另一瓶用于检测PH、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浓度。

  回到车上,将水样放置妥当后,二人又匆匆赶往下一个采集点。卫运河临清段44.18公里长的河道上,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共安排了5处水样采集点——油坊桥断面、红旗渠入卫口、城市总排口和两座污水处理厂。

  “原来只是月检,有特殊情况一周采集一次。现在为及时掌握水质动态,为采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特意增加采样频次,改为每天一次。”临清市生态环境分局环境监控中心主任安秀刚道出了进行加密采样的初衷。

  半个月找出“病因”

  6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张震收到一份预警告知函——《关于印发“消劣V”“防反弹”“提优Ⅲ”断面整治目标任务清单的函》。这份预警告知函的发出者是省生态环境厅,其中一项内容关乎聊城。

  卫运河临清段长44.18公里,是临清市的一条重要排水渠。其起自烟店镇王庄村西北,止于先锋街道办事处石佛村。卫运河油坊桥断面人工采测分离数据,是国家考核聊城市水环境质量能否稳定达标的一个重要依据。

  张震收到的预警告知函中显示:2020年1—5月份,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均值为1.45mg/L,处于地表水V类水标准超标边缘。省生态环境厅将其列入“防反弹”断面整治目标任务清单,要求聊城立即加大治理力度。

  “当时压力很大,高氟区氟化物治理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张震仍然记得最初接到预警告知函时那种无助的状态。但很快,他的焦灼便消失了。因为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研究卫运河临清段氟化物治理方案。

  自接到预警告知函起,工作组领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葛洪波,便带队赴临清调研卫运河。通过对入河排水的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他们找出了卫运河油坊桥断面氟化物浓度偏高的原因,明确了治理方向。

  入河排水来源是其中一个原因。临清市为水资源匮乏和高氟区,市内生产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氟化物浓度为2mg/L,用于工业生产达标处理后为3mg/L,远高于我国对国控河流断面氟化物浓度1.5mg/L的考核要求。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