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先盖小区后拆迁 画出幸福同心圆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0-08 19:06:59

  清晨打开房门,看到不远处高高耸立的楼群,满头白发的李春香不禁露出幸福的笑容。

  李春香今年65岁,是聊城物流园区冯庄村村民。她说:“不用花钱就能住上楼,多好啊!”

  房子破旧、道路坑洼,与其他村庄相比,冯庄村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与这里的村民交谈,每一位都笑容满面,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希望。

  (一)

  “我们村马上拆迁了,你看前边的新楼,就是我们的安置小区。”8月31日冯庄村村支部书记李孟祥说。记者看到,就在村庄南边,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与破旧的村庄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规划为拆迁村,这几年我们村没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就等着搬新居啦!”

  让李春香更高兴的是,村庄拆迁她几乎不用“寄人篱下”,到处租赁临时住房。“我们老年人就怕折腾,租房子、搬东西、熟悉环境,对我们都是难事。”李春香说。今年23岁的亢士强也表示:“虽然拆迁有临时安置费,但是像我们这样能直接搬进安置房是最好的,多省事啊!”

  村庄拆迁,村民的临时安置费往往是政府一项不小的开支。在冯庄拆迁工作中,物流园区统筹考虑百姓意愿、项目建设需求、财政开支等,采取先建设回迁安置区再进行村庄拆迁的办法,科学安排时间节点,实现村民幸福拆迁与政府节约财政开支“双赢”,绘出幸福奔小康的同心圆。

  (二)

  冯庄村所在周公河社区的帮包人——物流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学文告诉记者,冯庄回迁安置房有12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两种户型,而村庄院落大多是18m×18m标准面积建设。

  按照物流园区的拆迁政策,在拆迁中以院落面积三分之二换楼房面积,大多数村民一分钱不用出,就可以换得120平方米和90平方米的房子各一套。

  因为毗邻周公河农贸城,冯庄土地大部分以较高价格出租出去,在农贸城或者物流园区企业打工成为村民的主流生活方式。受益于村庄规划拆迁,头脑灵活的村民侯国凯发展得越来越好,今年刚花50多万元买了一辆现代化渣土车。

  “政府很照顾我们,项目有需要,都让村民优先干活、同工同酬。”侯国凯说,“我也是借助政府的好政策,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马上搬迁,我家院子大概可以换4套楼房,我们和老人各住一套,不住的房子租出去也很有市场,我们都盼着搬呢。”

  (三)

  “现在安置小区里,20座回迁楼、道路、绿化、路灯等全部建好了,就等电和天然气进来了。”王学文介绍,“我们7月20日启动拆迁,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征收了309座房屋,基本完成任务。”

  走进安置小区,记者看到大批电缆已经进场,各处有工人正在忙碌着,道路两边是鳞次栉比的临街门面房。“这些门面房里有不少将属于村集体资产,到时候我们村可以通过房屋出租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李孟祥说。

  展望未来,幸福招手。李春香满面笑容地说:“我们都想快点住进新小区,现在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了。现在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幸福生活在后头呢!”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