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普天同庆,中秋家家团圆!
10月1日下午2点,记者接到侄子从农村老家打来的电话,“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正准备出发,1个小时后到家。”我边回话边收拾东西。
那天是“双节”放假第一天,知道外出的人多,记者没敢走高速公路,直接走的聊阳路。路上的车辆比原来多了不少,双向10车道的聊阳路也显得拥挤了起来。遇到路口,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拥堵现象,平时1个小时的路走了近2个小时。没想到的是,进了村,车辆仍然不少。看车牌,河南的、北京的、陕西的、湖北的,全国各地的都有,大家都是从外地回来与家人团聚的。
我刚在侄子家门口停好车,便听到有人喊我。
“五哥,你这是刚回来吗?”原来是在东营工作的刘绍军跟我打招呼。
“是啊,刚到,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好久没见了。”
“我也是刚到家,春节因为疫情没回来,咱们都快两年没见面了。”他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与我聊天。
侄子家门口挂着“美丽庭院”的牌子,走进院子,农具摆放整齐有序,窗前养了不少花,枣树上挂着红枣,院子很干净。“这些枣是专门给你们留的,等人到齐了,我再上树摘,”侄子一边倒水,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你们先说会儿话,我去大棚里看看,顺便摘几根黄瓜,让你们尝尝鲜!”“我在家里没事,跟你去棚里看看。”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不少在外工作回村的人。
一路上,我们看到蔬菜大棚一个挨一个,成方连片。“咱村有蔬菜大棚300多个,人均1亩菜棚,有的一家就有三四个。”侄子指着路两边的蔬菜大棚说,“这两年蔬菜行情不错,今年村里又新建了十多个大棚,都是钢架结构的。”走进侄子的大棚,一根根又直又绿的黄瓜吊在藤上,很是诱人。“今年黄瓜价格好,我这个棚不到3亩地,卖五六万元没问题。”侄子自豪的话语中满满都是丰收的喜悦。我顺手摘了一根黄瓜,咬了一口,又鲜又脆,这就是家的味道、丰收的味道。
这时,侄子的电话又响了,原来是在洛阳工作的外甥一家和在县城工作的侄子、侄女正在回村的路上。因为疫情的原因,春节没能见面,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赶上“双节”放假,在一起聚一聚!
“大家这一回来,真有点过年的感觉。”侄子深有感触地说。是啊,今年中秋恰逢国庆,“双节”同庆,这种“迟到的聚会”更有一种家国情怀在里面,别有一番滋味!